一大把

2006/12/07

很适合摄影初学者的十多篇摄影文章!初学者必看!

希望对刚入门的小色鸟有所帮助!呵呵:^-^

第一页目录:
1.菜鸟光荣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

2.菜鸟必读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

3.菜鸟也专业 DC技巧快速入门  

4.从菜鸟开始,摄影入门五部曲

5.菜鸟学堂 数码摄影的常见问题

6.菜鸟须知 户外摄影10忌

7.[菜鸟学堂] 摄影基础知识

8.初学摄影时的常见毛病

9.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10.数码摄影入门九法

11.初学摄影应注意 摄影作品构图十忌

12.[DC]给初学摄影的十点建议

13.初学摄影需把握的六点

14.初学摄影易犯的毛病

15.摄影者初学注意:四大绝招防相机抖动

16.初学摄影之“追求什么”三项基本原则

17.初学摄影四点注意

18.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


推荐:


菜鸟必看:《新手学摄影》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5226&fpage=1

菜鸟必读!摄影基础知识详解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5236&fpage=1

给初学摄影的朋友的几点建议!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20736&fpage=1

如何按快门?(初学者不可不看哟)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18049&fpage=1

第1课:本站隆重推出“摄影扫盲班”,如何拍出主体清晰背景虚化的照片(冷酷豪哥主讲)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4664&fpage=4

第2课:什么是光圈优先,什么情况下才使用光圈优先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5199&fpage=1

第3课:快门优先及其适用场合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6180&fpage=2

第4课:为什么冷酷豪哥只用200W像素相机能拍出如此清晰的图片?“祖传密方”首度曝光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7074&fpage=2

见过CCD有坏点吗?没见过的请进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7704&fpage=1

为什么你永远是菜鸟——写给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7125&fpage=2


为什么你永远是菜鸟之二——人像摄影不简单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13508&fpage=1

为什么你永远是菜鸟之三——风景的灵魂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18813&fpage=1


摄影知识文章大全:

http://www.xiangshu.com/read.php?tid=15550&toread=1&fpage=1

 菜鸟光荣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                               天极yesky

  文/豆制品

 对于摄影的新手来说,数码相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摄影工具,想拍出比较完美的照片还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不过菜鸟光荣,一定是工作忙出来的。所以这里我们为你准备了一套摄影入门技巧的“套餐”。希望能让光荣的同志们尽快的品尝到摄影的“美味”。

  数码相机特有功能的掌握
  首先是应该知道的是数码相机的一些特殊功能,数码相机有别于传统相机,所以在摄影的时候有些比较特殊的调节选项,而且这些选项对于数码摄影来说非常关键。比如“ISO调节”和“曝光补偿”就是非常特别而重要的。
  (一)关于ISO
  首先说说ISO的调节,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用低ISO设置进行拍摄 , 例如,如果要拍摄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好为1/125s。不过如果在ISO50或者ISO100的设置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到这个快门速度,而是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ISO设置来获得快速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到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SO设置进行拍摄,当然无论如何,ISO的升高都会导致噪点的增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
  简而言之,ISO的设置升高会带来噪点的增加,当然在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ISO增加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实现拍摄的可靠性。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征会比较突出,噪点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 低ISO下拍摄的画面干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
  (二)关于白平衡
  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你如果不想在拍摄的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利用黄色的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片的偏色。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述。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相对繁琐。首先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彩表现。


菜鸟光荣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2)

(三)关于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EV)的概念:摄影其实就是摄影者运用自已掌握的摄影技术通过摄影器材对环境光线的计算、捕捉景物成像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设备的光圈值(控制单位时间进入相机的光通量)、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以及ISO(感光度,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有关。如今的传统设备以及DC都会通过自己的内部程序,对环境光线进行计算,自动调整光圈、快门甚至ISO值。但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环境下,P(程序自动曝光)挡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最佳。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V(expose value)。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补偿;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还有就是数码相机特有的EV的调整补偿。
  外源光线类的闪光灯光线补偿,在缺乏其他补光光源情况下补光偏硬,往往会在被摄对象的背景上留下明显的阴影,同时会使被摄主体高反射部分失去层次,失真严重,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摄影灯可以营造出很好的拍摄效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摄影棚之内。
  补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对于小场景人像类摄影应用广泛,常用于主体面部补光,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门的光通量参数调整,往往由于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景深,以及运动物体因素影响,实际运用中会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
  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多具备±2.0EV调节范围,高档些的DC可达可达±3.0EV。考验一台DC的指标之一就是它的手动调节功能,而在EV调整中调整精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般的以0.3或0.5为级别。级差越小越能满足拍摄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在P挡还是S/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ISO调节和曝光补偿的调节,那么数码相机使用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玩熟了数码相机,接着我们就该来看看如果拍摄照片才会好看了。
摄影的入门技巧
  摄影其实是件既复杂又简单的事情,如果掌握了精髓,就会比较轻松。首先介绍的是构图,构图是拍好一张照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1. 光线的处理
  摄像用光的动态性特点不仅是由摄像的技术要求和造型特点所决定的,它还与不同内容对光线的不同要求有密切的联系。在纪实性影像中,如纪录片、风光片、纪实性专题片等通常要求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艺术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光效,注重实景光线的运用,强调真实自然的光效。而艺术类影像的用光比纪实类要复杂而多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工处理,但应根据拍摄内容和节目体裁的区别来适度地掌握。
  2. 色彩的处理
  色彩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如拍摄红色,能让人有一种喜庆、奔放的感觉,绿色能让人有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白色让人有一种恐怖、死亡的感觉,在拍摄时应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感情特征明确、相互关系鲜明的色彩,进行恰当、灵活地匹配、组合和运用。
  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现时间,如红叶象征秋意,橘红的草地告诉我们夕阳正在落山,而姹紫嫣红则显示早晨,而且色彩还能烘托视觉要素的表现力,如肤色红润表现青春年华。

  3. 影调的处理
  在影像构图中搞好明暗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画面中选择拍摄对象时,在大面积的亮影调中安置一小块暗影调,或是在大面积的暗影调中出现一小块亮影调,都能够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有利于表现所要强调的对象或主体。明暗配置在画面构图中还可以用来均衡构图,如果画面一侧是很浓重的暗调,而另一侧是很轻淡的明调,利用构图适当地调整明暗关系,就能够改变这种不均衡的情况,使画面的结构形式稳定、均衡。
  4. 线条的处理
  在构图中线条的造型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画面框架的相互关系。如拍摄同一根旗杆,虽然现实生活中它是笔直地矗立着的,但是在电视屏幕的画面框架中,它可以居中占满画面,也可以靠边分切画面,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您在拍摄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和选择何种构图下被摄主体的线条形式最佳、最能表现和反映其本质、最能传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在掌握了构图以后,我想你离成功就只剩下一点点距离了。不急,最后来看看我们总结的要点,相信你看完以后剩下的只需要多拍多思考,就能创造出绝佳的照片了。


菜鸟光荣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3)
“扎马步”-避免抖动带来的危害
三脚架对于菜鸟来说可能是不太常用的配件,即使配置了三脚架的朋友在外出游玩时也常常不愿携带,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拍摄一般不会遇到快门过低带来的手持晃动问题,但是在暗环境下如果不使用三脚架辅助拍摄的话,一般的菜鸟都没有在快门低于1/15秒时“稳如泰山”的功力,这时候相机容易产生抖动,拍出来的照片也就可想而知了。(数码相机快门在低于1/30s拍摄的时候,在LCD显示屏上会出现“防抖动”的警告标志)
在没有三脚架来固定相机拍摄的时候,就要像武林高手那样学会利用一切方法、地形来达到最稳定的拍摄准备,如果没有三脚架,就一定要借助周围的物体拿稳相机,如靠在树上、将双臂放在栏杆或其他固定物体上,这时如果使用具有旋转镜头(尼康5000,尼康5700,索尼F717,F707等)或者可选择显示屏的数码相机(佳能G2、G3,奥林巴斯5050z等)就再好不过,因为就算靠在栏杆上、地上或者墙上,都可以将 LCD朝向自己正面取景,很是方便。 有时候甚至还可以直接把数码相机放置在腰间盆骨凸出的地方进行稳定拍摄。
  “高低决策”-如何降低噪点
在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在暗环境下拍摄,有时候可以采用高感光度设置来进行,在ISO数值高的时候进行拍摄,快门速度比较快,拍摄起来较容易,但是高感光度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画面的噪点将会增多,实际上这是让许多数码相机用户颇感头痛的两难问题,感光度低,拍摄不易,噪点少,感光度高,拍摄容易,噪点多。一般来说,采用高感光度拍摄的照片我们都只好缩小分辨率进行欣赏,而这时照片上的噪点就没有那么明显了,简单分析这是因为缩小后图像上的一个像素点是由原先的多个像素合并后得到的,换句话说就是把三个噪点变成一个噪点,这不是很严格的解释,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现象。
因此利用上面谈到的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直接在数码相机上来解决高感光度拍摄噪点多的困难。不过我们先再来了解一下数码相机噪点产生的原因:在光线照度低的情况下,CCD单元不能感应到足够的光,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的电流强度比较小,而CCD自身通过的暗电流比例相对增加而产生的,那么可以理解为增加CCD感应到的亮度就可以减少噪点。比如我们把最高像素可达300万像的数码相机按100万像素拍,这样就相当于用3个CCD感光单元当一个用,感光能力相当于增加3倍,图像噪点也就下降了不少。
每款相机在高感光度设置下按照多少像素拍摄的效果最好,这需要用户自己实际体验,我们做个比喻,如果都是在ISO400的设置下,可能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640×480分辨率设置下的拍摄噪点最小,而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1024×768分辨率设置下就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消除雀斑”-避免日期显示在照片上
  传统的相机大部分都有日期打印功能便于日后查询,数码相机也继承了这个功能。不过照片打上日期后感觉旅游纪念成分很浓,如果是一幅很美丽的风景照打上日期后就会感觉有点多余,如果不打日期又害怕以后忘了拍照时间。其实,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支持Exif信息功能,Exif是包含在照片文件头的一段信息,包括了拍摄时的日期时间、光圈、快门、焦距、白平衡、相机型号等详细拍摄参数,有了Exif信息完全可以不再打日期。数码相机一般可以直接在浏览模式下查看该信息,要想详细查看可以将照片文件传进电脑后,用看图软件ACDSee 4.0以上版本查看。具体步骤是:先选中想查看的文件然后点击文件“属性”来阅读,或者在Windows XP系统下直接查看文件“属性”,然后选择“高级”来查看。
  使用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可以使用上图所示的方法,在ACDSee软件中就能轻易查询到这张照片的各种属性,包括分辨率、图像大小、光圈大小、快门时间、焦距、拍摄时间等等一切信息。
  自拍提示用闪光
  数码相机大部分都是电子快门,所以一般不会发出声音,为了方便人们感知快门动作,按快门时都会发出较小的模拟声响。一般拍照倒没问题,如果是在噪音比较大的场合用自拍功能拍摄,根本就听不见快门声,虽说有自拍指示灯但光线稍亮的环境就不容易看见了,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拍完,也就只能像雕塑一样多等一会儿。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强制闪光功能,自拍时将闪光模式设置为强制闪光,这样看到闪光就知道照过了。不用担心强制闪光会对照片曝光有影响,因为光线够的情况下拍照,是否闪光从照片上看是不明显的,光线不够的情况下就更应该闪光了。
  自拍的时候如果自拍指示不明显就可以用闪光灯加以说明,如果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更应该打开闪光灯进行光线补充。
  广角轻松拍
  许多数码相机镜头的广角都比较小,一般为35-38mm,如果受距离限制必须靠近拍摄时,有时候不能将想拍的景物都摄入画面,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照片便于后期制作的特点,以被摄物为中心偏左偏右各照一张或多张,在电脑上用全景软件合成为一张照片,其质量再好的广角镜头照的也比不上。目前比较常用的全景软件有Panorama Factory、MGI Photovista、Adobe Photo Elmement等。如果你对Photoshop熟悉,完全可以用Photoshop。
  左边的照片是用35mm的镜头所拍摄,右边的照片是用28mm广角镜头在同一位置所拍摄的,可以明显看出右边的照片所包含的内容比左边的要丰富很多。不过目前除了美能达Dimage7系列、尼康Coolpix5000、奥林巴斯5050z等几种数码相机采用了28mm的广角镜头以外,其它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广角都在35mm以上。
  像这样的全景照片大家可以通过很多软件实现。在原始素材的拍摄上,目前很多品牌的数码相机都为全景照片的拍摄提供了方便,比如佳能、奥林巴斯等。
  好了。说了这么多,都是一些关于摄影的基本知识,不知道你吸收了多少呢?没关系,只要掌握了这些基础的技巧,剩下的就可以自由发挥了。如果看了本文,利用假期拍了好照片,不要忘记也给我欣赏一下哦。发到我信箱就可以,好东西就是要共享共享的。

菜鸟必读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
eNet硅谷动力

随着数码的不断普及,数码相机(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体。而数字化的今天,对人们在原来的拍摄技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级用户反映: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图片暗淡,欠缺活力、噪点多、景深浅(特别在微距模式下)、偏色等。但摄影本来就是心灵与光线沟通的桥梁,要掌握传统拍摄技艺并非易事。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简述一下数码相机在拍摄中必需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讲述一些拍摄前后的事项。

  1、 浏览说明书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当然,在摸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惊喜,但这会花费的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的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说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简要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象素(分辨率)有关,象素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而经实际情况的推算,2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 1200 dpi 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的数字影像撷取能力,而 600 万象素的数码相机则可视为与 2400 dpi 的扫瞄器同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扫描仪进行相片数字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 200 万 ~ 300 万象素就可轻易地胜过 35 mm 相机了。不过,如果输出 4"x6",约 A6 大小,使用 200-300 万象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 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象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如:只用于PC的,对于本人的SONY DSC-S75一般使用1280X960;如应用于印刷,一般采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时当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标准也采用STANDARD,这可比FINE的压缩标准存多一半的图片呢!

  3、 构图与思考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从特别的视角来拍摄,尽量捕捉物体的细节与个性,利用一些斜线或曲线的背景构图会让整体画面看上去更为生动。

  另外,我们要善于运用二维的眼光观察。因为摄影只有二维空间,它通过透视关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为参照物)来表现空间感,不同于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三维人眼。不过,现时的数码相机绝大部份都有直观LCD取景屏,而且其视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达99%。可以直截了当地观察到空间感和距离感是否足够,可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LCD的分辨率都比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满意,但笔都对S75还是挺满意的。可也不能迷信于它,因为在实际上使用中发现:在LCD中显示曝光轻微过度,在电脑的显示器中显示曝光量度刚好。这也是有部份用户总是拍出暗淡图片之因。   而且LCD耗电量也一直让"色友"们头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摄中还是习惯于使用光学取景器,就考虑到光学取景器的视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摄近特写还要记得它可是旁轴的呀!当然,想拍出壮观的画面还得闭上一只眼睛,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个"镜框",把眼前的景象想象成一幅印在书里或挂在墙上的画……

总之,相机是拍摄的结束,之前的过程才是关键。


菜鸟必读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2)
 4、 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这有点类似于传统摄影中的色温,也正是由于初学者没有重视这白平衡,所以才会生产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动、室内、室外、手动四种模式,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只要我们细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当我们刚拍摄到某一实物,该实物一般偏重某一颜色,假如蓝色,这时DC的白平衡会自动偏向于蓝色,再拍摄其它实物时自然也是会偏色的了。这点虽然在LCD中会体现出来,但初学者一般都没发觉。同时,有些模式也不尽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内模式下都有"蓝色综合症"现状,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而且,还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变化,一发现该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对白色的实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数码相机也具备了自动包围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记录准确的色彩信息。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因为在室内拍摄时,DC一般会自动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内一般达282左右,而感光度与影像质量成反比关系,即选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差。这和传统感光材料的特性类似,只是在数码相机上这种特性表现更为明显。因为传统摄影中,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感光度胶卷或者通过"提速增感"来改变拍摄时的感光度,但是数码相机就不能这样做,它只能通过提高CCD的灵敏度以及电路的增益来提高CCD的反应速度,即牺牲滤波性能和分辨率指标为代价,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噪声的问题,并最终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一点和传统的高感度胶卷的粗颗粒十分类似。所以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若想获得好的成像质量应尽可能地选择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数码相机的广角一般较大,达F2.0左右。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防止震动。但摄影常识告诉我们,照相机镜头的收缩一般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拍摄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机按键时,只有中间部份清晰细腻,周边的都带轻微的模糊。因此,我们最好使用光圈先决或全手动模式,使用较小的光圈以扩大景深。如果相机没有光圈优先功能,可以试着尽量提高环境亮度,让相机自动选择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闪光灯,图像质量也能有所改善。
  5、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

  分辨光的强度
  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
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讲究用光角度
  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相机上方或后方(通常称之为正面光)投射过来的光线会降低被摄体的层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于营造高光和阴影。较好的选择是让光源偏于一侧,同被摄体成大约45°角的侧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细节。当光线从被摄体身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拍摄对象在逆光中显得富于戏剧性。在拍摄肖像时,逆光在人物的头发边际产生漂亮的轮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产生剪影的效果。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
  在传统摄影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温问题,在数码相机中已不复存在,因为数码相机可以通过白平衡来调整解决,而无需考虑光源色温与底片的关系了。这又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而数码相机比起传统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数码相机在曝光宽容度指标上并无优势,所以拍摄时的准确曝光仍是数码相机获得良好影像质量的基本原则。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数码相机对光线的要求更高,在室内拍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室内拍摄时若不可外另照明时,就应尽量使用闪光灯。
菜鸟必读 数码相机摄影技巧入门(3)

6、 几个误区

  习惯使用UV滤镜
  对于传统的摄影师,UV镜是必备之一。但由于DC光灵敏度区间向长光波端偏移,就是说对红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并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机上加用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就,UV就不必了。

  三脚架已是昨日黄花
  别以为除了专业的摄影师或那些狂热的摄影爱好者,三脚架对于数码相机没有武之地。因为要拍摄清晰的图像,拍照时必须绝对握稳照相机,即使最轻微的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的图像,而且对于这种结果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来消除这种影响。当然,用普通胶卷相机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数码相机的光灵敏度低,并需要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存在快门延时的毛病,如:S75的快门延时近0.1S,比用快速胶卷的胶卷相机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在光线较弱时,更是如此。为了稳住相机,拍摄时应尽量夹紧胳膊肘,并应放置到人的最稳定部位--额头上,并轻轻地按下快门。但最好的办法是将相机装在一个三脚架上,或者将它放在一张桌子、柜台或其它不会移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拍摄特写或微距摄影时,使用三脚架会得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漠视后期处理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只有极少数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实上,用普通的胶卷相机拍摄也是如此。 当然,数字图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进行后期加工,但有人会认为这已失去"保真"的真实含义了。其实它仍是在摄影创作的基础上,经创意构思,运用各种数码技术手段,将摄影素材优化或组合,从而化平淡为神奇的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只要适当利用图像编辑工具,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让那些并不出众的照片变得颇具水准。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图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盖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热点),甚至将几张照片或图像进行合成。能够进行照片编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主要优点之一。
  7、知识在运用中体现价值--运用在于实践

  不一定是"工多艺熟",但要想"艺熟"就必需要"工多",数字摄影也不例外。所以,尽可能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摄时,注意记录拍摄时所用的相机设置和光线条件,然后研究结果,看看哪种条件下哪种设置最佳。专业摄影师在拍照时对同一图像总要拍摄好几次,每次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曝光时间等设置,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有LCD显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轻松地观察并删除你不喜欢的图像,所以不必担心会因"滥拍"而造成存储量不足,尽管放心地去拍摄多种曝光的图像吧,这样,最终至少会有一张好照片。

菜鸟也专业 DC技巧快速入门
作者:Amasterm   来源:it168

今天我就试着向各位网友来介绍一些关于数字相机的使用窍门。非常欢迎各位网友提出建议并能参加讨论,让我们一起来进步。

一.必备知识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就是关于数字相机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在以前看来似乎不怎么重要。但是,现在看来,它们是拿起相机前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这我要建议各位网友在日常的摄影活动中积累一些数字相机特有的拍摄常识。

  1.宽容度  宽容度这个词我想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的,在这里我就不多作介绍了。据说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只有相当于11档光圈变化的量。用中度灰来界定的话,那么明亮部分大约占到三档,其余的则都用来刻画暗部。所以在曝光控制上,我们简单的说就是要宁欠勿过。这个特点和我们传统的彩色反转片一样而和负片相反,所以过去使用惯了负片拍摄图片并且没怎么接触过翻转片的朋友在使用数字相机拍摄时一定要注意喽。四个字,宁欠勿过。

  2.白平衡  大家都知道,在使用传统相机拍摄时我们有室内光和日光两种胶卷可供选择。如果色温出现差异,那么创作出的图片就会偏色。使用数字相机的时候,白平衡则显的更为重要。如果图片被存成JPEG格  式,我们在电脑上只有通过PS来调节色彩,而且往往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我建议,各位网友在拍摄前一定先要注意所处环境的光线类型,有条件的在拍摄前应该使用相机对准中间灰色或白色来调整白平衡,这样的准备工作简单又实用。

  二.拍摄技巧
  1.光圈与像质
  光的衍射作用在数字相机上反映的会更加明显,数字相机如果光圈小于f/11后,就会逐渐受到衍射作用的影响,画面的清晰度和反差会有所下降。如果为了确保景深够大我们把手中传统相机的光圈定在f/22,那么,我们在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最好把f/16作为最小光圈的限度。

  2.谨慎清洁
  数字单反相机对灰尘敏感的这个缺点一定让不少影友头疼,影像传感器和保护滤镜粘上灰尘后会在画面上留下记号。所以我们在更换镜头时应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防尘防灰。一但不幸中招,也不要紧张,多数情况下使用普通的吹嘴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注意,不可以使用压力喷桶,不可以使用毛刷。如果,吹嘴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还是送往维修中心为妙。要知道,构成传感器的材料实在是太太太脆弱了:(

  3.高分辨率与虚影
  像素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在照相时就要注意手持的稳定性,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使用600万像素的数字单反相机来拍摄的图像,使用等倍像素显示的话,相当于把照片冲扩到40英寸大。我们知道,在使用传统相机时,相片冲扩到四或者五寸,画面看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到了7寸,十寸或者更大的时候,拍照时手抖动所产生的虚影就会非常明显的暴露出来了。那么看看我们刚才所举的600万像素的数字单反相机所制造的画幅将有多大?!虚影会有多严重?!所以建议拍摄者在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在使用传统相机时,我们“安全”的快门速度应该是“焦距长度”分之一秒的话,那么,在使用数字相机时我们就要把快门时间缩的更短,也就是两倍的“焦距长度”分之一秒。打个比方吧,如果你的焦距定在了50mm处,为了取得没有虚影的图片,我们尽量要把快门保持在1/125秒处,当然,也要看拍摄者的持机功底,如果是高手,或者要取得特殊效果的话,那就另当别论。如果快门时间低于1/60的话,建议使用三角架吧。

  4.   调焦
 自动调焦这项功能非常方便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数字相机上的自动调焦系统依然是以传统相机的精度为准的。所以,当拍好的照片在电脑显示器上观看时,我们还是偶尔会发现对焦不准这种令人汗流满面的问题-虚影!又是虚影!这个问题是好解决的,改用手动调焦通常会精准一些,如果非自动调不可,那么我的建议是同一机位多拍两三张。

  5.   文件存储的格式
  最后,我们拍成的图片被存储,现在的数码相机多数是将图片存为JPEG格式,因为这种格式的图片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但是缺点就是会使画面质量下降,并且没办法设置后期处理参数。那么我们来看看与之相对的RAW格式的文件,它就可以随意的更改后期处理参数,画面质量也要好出许多,缺点就是文件占用空间大,并且处理起来相当费时间。因此,如果想要方便快捷,那么就选用JPEG格式,如果是追求画面质量,想要出一张好的作品,我建议还是使用RAW格式吧。

  好了,就先和大家聊这么多,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取有利于提高自己拍摄水平的东西。最后一句,去拍吧,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从菜鸟开始,摄影入门五部曲

当你看到《国家地理》中那一同同精彩的照片你是否被深深地打动了呢?如果你开始打算学习摄影,并立志要拍出同样的精彩的照片,那么请参照以下几点。

1、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摄影注定要消耗你的精力,体力,财才,有些时候还要有惊人的毅力。(俺就是吃不了苦所以成不了大气,在此为各位作个反例)。摄影的各种技巧只是基础,必须熟练地掌握相机才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最好的时机。假如有一天在街上突然发现对面有个PPMM笑得很灿烂,你要像士兵把子弹装入枪膛并射击一般搞定你的相机,并以最快的速度抓拍那美丽的一刻,你总不能走上前跟人家说:“对不起,能把您刚才的笑容再重复一遍吗?不对,眼睛没有那么大,嘴角再往上翘!...”我想这个时候拍到的肯定是美女因为愤怒而扭曲的嘴脸。

数码相机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即拍即看,因此不必等冲洗出来才知道结果,多拍多调整,不断积累经验,成功适用于有准备的人,这准备就是在底下多多练习。就如同达芬奇画鸡蛋一样,摄影同样也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你可以下面拍鸡蛋,侧面拍鸡蛋,顶上拍,底下拍,拍煮鸡蛋,拍煎鸡蛋,拍茶鸡蛋;拍黎明的鸡蛋,拍傍晚的鸡蛋,拍白炽灯下的鸡蛋,拍荧光灯下的鸡蛋拍完之后可以拍鸭蛋,鹅蛋,鹌鹑蛋,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成为拍蛋大师了 拍鸡蛋由浅及深,简单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运用更多的手法,特效。

很多物体比如人脸,他们的形状,光照都跟鸡蛋很像,如此举一反三成功已经在向你招手。学数码摄影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款带手动档的DC最少也要两千多,而这只是开始,等水平提高以后还要买更好的相机,再加上电脑,存储卡,三角架,各种镜头等等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当然这都是相对传统傻瓜机来说的,一款专业传统的相机的价钱反而不比数码的便宜,每次还要消耗胶片,和冲印等费用也不便宜。我这么说不是鼓励大家以后都要买高档相机,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技术作出选择。如果能用普通的相机拍出有创意的效果同样也能博得大家的喝彩。

2、明确的目标
当你已经下定决心走进摄影之门而且已经做好所有的准备之后,下面要做的,就是确定个人的目标。你也许会说:“摄影的目标不就是摄影吗?用取景器把被摄物体框在其中,变焦,调整光圈与快门,用镜头把目标永久地保留”。那么我反问提出问题者:“你的摄影目标是什么?你究竟想拍什么样的照片?是人像?还是风景或生态?你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照片么?在你自己心目中好照片与坏照片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一提及到这些问题有些初学者就回答不出来了,因此在真正动手之前,每个人都应该仔细地去想一想,走入摄影之门不光需要激情与勇气,还要有冷静的思考。不这么做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面对周围纷繁复杂的景事物,往往会找不到主体,看到别人拍人像很靓丽就跟着学习拍人像,又看到有的人拍的风景非常迷人又去拍风景,如此三心二意就如同狗熊掰棒子,落到最后手中还是只撰住一点点。了解自己的特长,有的放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初期有利于增强个人的信心,学摄影初期目标是专与精,不是博。当然一个好的摄影师是不惧怕任何环境的,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3、平和的心态
不要惧怕失败,敢于接受他人的批评与意见,脸皮厚一些不怕骂,摄影初期失误或经验不足拍出失败的作品是在所难免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每一次爬起来都是进步,经常把自己觉得最出色的作品拿到网上让色友们评判,记住,必须是最出色的作品,代表了你的最高水平的作品,那些你自己认为失败的作品不指望能有人来捧场了,自己留着分析失败的案例吧!

网友们的评价都是很尖锐的,看到他们把你最欣赏的宝贝作品批评得狗血淋头你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心态不动摇,忍住。骂声过后冷静地去归纳大家所指出的不足,改进后再来挨骂阵,之后再改进,如此反复当喝彩声多于骂声的时候,你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进步了很多。有些网友的评论是偏激的,不要往心里去而影响了情绪,对自己充满信心,顺便说一句,现在很多网友说话很不负责,也许你们随便的评价能使一个有摄影天赋的人失去信心而放弃,大家需要一起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少些谩骂,多些正确的指点。

4、独到的眼光
学习摄影少不了要欣赏大师的作品,了解自己与世界级的差距也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在技术上可以刻意去模仿,吸收过来为已所用,但切忌全盘照搬,在思想上要有属于自己独到的地方。大师的作品是佳作,但哪怕你拍得一模一样也是大师眼里看到脑里所想到的,你所作的只是把大师的作品用你的大脑和你的相机重新拷贝了一遍,大师以后还可以拍出更精彩的佳作,而你也只能又一次生产了一张复制品。

当技术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以后,能分出差距的只有个人的创意了。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因为他们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地点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我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当我在摄影时旁边不懂摄影的朋友偶尔会插一句,说这么这么拍你看行不行,我当时很惊讶,因为朋友所提出的创意是我所未想到的,但是很精彩,我想如果那位朋友是个懂摄影的,他在同一地点能拍出比我要出色的作品。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拍摄被拍摄对象时脑海里想到的是某某大师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样怎么样拍,而往往迷失了自己的特色。没准你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呢?在摄影中寻找自己,你就是未来的大师。

5、坚持不懈的毅力
说到这里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目前的菜鸟以后的天鹅们,成长中有很多风吹雨打,不断地拍打翅膀才能够飞翔,我这个菜鸟已经给你们指点了方向,自己去飞吧。











菜鸟学堂 数码摄影的常见问题
来源:INTERNET 作者:佚名

对于一个初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新手来说,常常会遇到相片模糊、焦点不正确、动态不清晰等情况。的确,虽然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基本拍摄理论大致相同,但因相机本身结构上的差异,即使你对传统拍摄已有一定心得,当拿着一部数码相机开始拍摄时,还是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数码摄影最常遇到的问题,并提供适当的解决办法。

状况一:室内拍摄模糊不清

  晴朗天气在户外拍摄,一般相片效果都不会有大问题。但拿到室内利用自然光拍摄,相片就常常变得模糊不清,开闪光灯拍摄又怕影响现场气氛。

原因: 因室内光线一般较户外暗,若不想利用内置闪光灯拍摄破坏现场气氛,相机的自动曝光系统就会将镜头的光圈值开到最大,同时也会将快门值调得较大。在慢快门的情况下拍摄,只要有轻微手动,或被拍摄的人物有少许移动,就会令相片变得模糊不清。

解决方法:
(一)将相机安装于脚架上拍摄,就可避免出现颤抖情况。

(二)调高相机的ISO感光值,一般数码相机起码都有ISO100至ISO400感光值供用户调节。只要将ISO感光值调至ISO400或以上,室外拍摄时的快门值也不需设得太慢,即使手持相机拍摄,一般都可改善相片模糊的情况。不过要注意一点就是ISO感光值愈高,相片上出现的杂讯就会愈多,影响效果。

状况二:焦点不正前朦后清
  日常拍摄生活照,常常遇到当被拍摄的人物不在画面中央时,就会出现背景清楚,但主角反而朦胧以及暗淡无光的情况。

原因:出现前朦后清的情况,主要由于拍摄时没有将相机的对焦点对正想拍摄的人物所致。因为大部分数码相机的对焦点都会预设在画面中间,所以当被拍人物不在画面正中,而用户又没有以正确手法处理的话,相机的自动对焦及测光系统便会错误地把背景当作想拍摄的主体,导致被拍人物朦胧不清及暗淡无光。

解决方法:
(一)先将画面中央的对焦点对准想拍摄的人物面部,半按快门按钮完成对焦及测光程序,按着快门按钮不放,横向移动相机至想拍摄的构图。

(二)如数码相机本身拥有不止一个对焦点的话,只要直接将对焦点调校至想拍摄的人物上。或者利用相机本身的自动对焦功能,自动选择以距离最近相机的一点作为对焦点,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状况三:整体效果暗淡无光
  虽在户外拍摄,但相片整体效果仍然偏暗,被拍人物当然就更加暗淡无光啦!打开闪光灯拍摄又怕会过亮,牺牲了现场环境的自然光线。

原因:天色灰暗,现场环境光线不足,又或光源并非向着被拍人物的一方,都会出现相片偏暗的情况。

解决方法:
遇到此种可用不用闪灯的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利用大部分数码相机都有的内置曝光补偿功能了。只要将曝光补偿功能推高一至两级,一般偏暗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哪需动用闪光灯拍摄呢!

状况四:动态效果不理想
  当拍摄快速移动的人物或对象时,常常出现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拍摄不到的情况。

原因:一般都是因快门值设定不够快以及没有完全掌握按下快门键与真正拍摄的时间差距。

解决方法:
(一)利用部分数码相机拥有的快门先决(Tv)拍摄模式,自行调校至更高速的快门值,如1/500秒,甚至1/2000秒等,快门愈快就愈能捕捉高速移动的主体。不过快门该设多快还要视现场环境的光线是否足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快门设定得过快会令相片变暗。

(二)使用大部分中高档机种都有内置的高速连拍功能,一秒之内就能拍得数张相片,配合较高的快门值设定,在数张相片中一定能选得一张最合心意的。

状况五:晚间拍摄有人无景
  在夜间拍摄人像,必须利用内置闪光灯,但背后美丽的夜景在相片上消失了,非常可惜!

原因:利用内置闪光灯拍摄,快门值就会自动调得较高,因曝光时间不够,因此光线较弱的夜景,就能很好地拍在相片中。

解决方法:
(一)将相机安装于脚架上,再利用Tv快门先决功能,调校快门至较慢速度,如1至2秒,长时间曝光令被拍的夜景重现。不过在曝光中途被拍人物绝不能动,否则也会变得模糊不清。

(二)利用数码相机的Slowsync闪光灯模式,在闪光灯拍摄后,继续曝光一段时间,令微弱光线的背景都能感光,这样便可保证被拍人物及夜景都能清晰地重现于相片中。不过如发现背景仍有模糊情况,则可能仍要将相机安装在脚架上拍摄。

菜鸟须知 户外摄影10忌

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 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 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 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 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 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 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 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 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 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 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 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 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 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 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 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 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 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 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 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 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 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 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 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 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 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 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 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 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 (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 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 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 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 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 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 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 以表现。

[菜鸟学堂] 摄影基础知识
[为了更好的学习摄影技术,提高摄影水平,现将摄影的各类教材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我也是菜鸟,希望我们能够共同进步!!!]

1.焦距: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在摄影领域,焦距主要反映了镜头视角的大小。对于传统135相机而言,50mm左右的镜头的视角与人眼接近,拍摄时不变形,称为标准镜头,一般涵盖40-70mm的范围,18-40mm称为广角或短焦镜头,70-135mm称为中焦镜头,135-500mm称为长焦镜头,500mm以上称为望远镜头,18mm以下称为鱼眼或超广角镜头,这种范围的划分只是人们的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数码相机的CCD一般比135胶片小得多,所以,相同视角,其镜头焦距也短很多,例如,使用0.33\\\\\\\"CCD的数码相机,使用约13mm镜头时,其视角大概相当于135相机50mm的标准镜头。由于各数码相机生产厂商所采用的CCD规格型号不同,所以,大家都采用“相当于35mm相机(即135相机)焦距”的说法。

2.景深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大。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3.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得原因。

4.AF(Auto Focus)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有几种方式,根据控制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通过相机发射一种射线(一般是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节镜头,实现自动对焦。这是最早开发的自动对焦方式,比较容易实现,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多用于中档傻瓜相机。这种方式精确度有限,且容易产生误对焦,例如当被摄体前有玻璃等反射体时,相机不能正确分辨。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断是否已经聚焦,比较精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

5.AE(Auto Expose)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就是相机根据光线条件自动确定曝光量。
  从根本测光原理上分可分两种:入射式和反射式。入射式就是测量照射到相机上的光线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一种简单粗略的控制,多用于低档相机 。反射式是测量被摄体的实际亮度,也就是成像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组合,这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
  从测光计量方式上分,可以分点测光自动曝光、中央重点自动曝光、多点平衡自动曝光等,各有优缺点,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光线条件或拍摄目的。
  从控制过程上分,可分为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混合优先、程序控制、预定模式几种。顾名思义,光圈优先就是,先确定使用的光圈,相机根据计算出的曝光量确定合适的快门速度,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预定景深或者配合闪光灯调配光比的场合;速度优先就是先确定快门速度,让相机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使用于拍摄动体;混合优先是弥补单一优先的不足而先确定光圈或快门的范围,再由相机确定曝光组合;程序控制是让相机按照预先编定的控制程序曝光;预定模式,是生产厂家根据几种常见的光线条件,预设了比较合理的曝光参数供拍摄时选择,一般有:夜景、风光、人像、运动等几种。

6.红眼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

7.白平衡
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偏色,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和摄象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以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使颜色还原正常。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摄影常见名词

明度
  镜头明度的大小就是光通量的多少.口径大光通量多,明度就大,反之明度小.明度大小以光圈系数按倍数来计算.明度的大小是决定暴光的暴光的重要因数之一.
场曲
  在一个平坦的影象平面上,影象的清晰度从中央向外发生变化,聚焦形成弧型,就叫场曲.原因是中心离镜头近,周边离镜头远.一般拍照团体人像,安排成弧型,就是纠正这一缺点.
有效口径
  有效口径是指照相机镜头前镜的光束直径与焦距的比数.如光束直径是25mm,镜头焦距是50mm,则该镜头的有效口径就是1:2或者\"f/2\".有效口径是这一镜头的最大口径.
二道火快门
  第一步先按下空挡,快门钮的一半;第二次按到底,快门才开.它能防止手振和减少按快门的时差,并能避免误碰快门钮,造成浪费.没有二道火快门的相机,误碰以下快门钮,就浪费一张底片.
反光板
  锡箔反光太亮,可以用褶皱法使反光散射柔和;用白纸反光板也叫柔和;用白漆刷白的反光板,容易变黄失去反光效果。 柔光板 在太阳与被摄物之间,用白薄塑料布,尼龙布等,可以是光线柔和,降低反差。
反光伞
  反光伞外观和普通伞一样。伞内面是银白色,反射能力强。使用时将伞安置在可以变换角度的云台上。用强光灯照射伞内,散射出的光线很柔和,阴影亦淡,是理想的光源。拍人像特写时,不受强光的刺激,最适合于拍摄人像和静物。
装饰光
  装饰光主要是打出眼神光,使用的是较小的灯。或者在其他光种达不到的地方,细部加强亮度,表现质感和轮廓。亦用这种灯光消除人物面部的缺陷,如使瘦削的面庞显得丰满些。
白头
  指的是一种摄影镜头。平时我们使用的大多是镀了膜的镜头,因为是增透膜,所以反光比较少,于是镜头看起来是淡紫色的。而我们现在说的是那种没有镀膜的镜头,所以反光比较多,看起来泛着白光,所以称为白头。
立体感
  通过光线,影调,色彩的处理,表现出物体长,宽,高的形状,再平面上再现三度空间的被摄对象,就有了立体形状的感觉。一般多用侧光,逆光来拍摄。
内震
  内震是指按快门时相机内部的震动。如单镜头反光相机没有防震设备的快门,震动就大,响声也大;机械镜间快门震动就小;纵向帘幕快门比横向的震动要小些。各种快门都有内震,电子快门也有,只是震动的大小不同而已。内震会引起相机微动,影响清晰度,声响也会惊动被摄对象。所以高级相机装置有防震设备。
GN镜头
  自动闪光控制的镜头,称为GN镜头。可以配合手动闪光灯而自动调校光圈,效果很好,而且没有倒易率失效的问题。GN镜头的自动闪光和自动闪光灯互有长短,但是不能一起使用。  
滤镜因数
  镜头上加用滤镜后,要吸收一部分光线,所以必须增加曝光以补偿吸收光线的损失。不同性能的胶片和不同性质的滤镜,都有一定的增加曝光量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滤镜因数”。
胶片的分析力
  胶片的分析力,是将物体蛋象在乳剂膜上(底片上)能细微的分析清楚。以线条来计算,以每毫米能分清多少线条来说明一种胶片能够记录的清晰程度。拍摄时曝光过度和不足,都能影响胶片的分析力。底片上能记录的分析力和摄影镜头的分析力有相关联系。














初学摄影时的常见毛病
作者:网易  来源:163

 初学摄影者常犯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虚动。所谓虚动是指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模糊不清,造成虚动的主要原因有:对焦不准确;被摄对象动作快,而快门速度慢;按快门时手持相机晃动等因素。想对焦准确可以收小光圈,加大景深;尽量选择焦距的倒数做为手持拍摄的快门(焦距以换算成135相机等效焦距为准)。

  2.光线运用不当。光是摄影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初学者在拍人像时,由于光线运用不当,常常拍出“大黑脸”和“阴阳脸”的照片,这些现象往往是逆光和侧光拍照时造成的。为防止这些现象,拍摄时可用反光板、闪光灯适当补光或使被摄体改变方向,避开逆光拍摄。

  3.拍摄时机掌握不好。特别是拍摄运动物体时造成主体缺胳膊短腿的现象。拍照时人们都希望自己笑得自然,可由于时机掌握不当,往往笑得不自然,甚至出现傻笑。为防止这些毛病,宁可多观察一会儿,练好基本功,做到眼快、手快。接下来要解决的是:

  1.取景构图的缺陷。

  a.距离太远时,解决办法应该是走近拍摄对象或者用长焦距镜头,以避免画面中主体所占的位置太小。

  b.表露太少,由于拍摄角度选择不当使得画面出现的本末倒置,可通过改变拍摄角度解决.

  c.正确把握摄影构图中前景与背景的运用,避免画蛇添足或喧宾夺主。

  d.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运用不当,会造成主体被淹没而不突出,有经验的摄影者常常利用空白也就是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地方不安排物体,避免杂乱无章的现象。

  另外摄影构图中还常常出现画面分散、机械对等、呆板排列、倾斜失重等缺陷,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予以克服。

  2.题材内容选择不当。

  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供摄影者选择,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素材,要根据摄影艺术的特点、创作规律进行适当选择。这些需要摄影者不断地学习,认真观察、体验、从具体的事物中吸取其精华予以形象表现,使作品增加感染力。应避免单纯猎奇、内容空洞、无聊、情节含糊等问题。

  3.画面缺乏特点创作。

  当内容确定后就应该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了。模仿是允许的,但更应该通过借鉴别人的作品丰富自己,力求创新就需要平常不断积累,多学、多看、多听、多拍,以掌握多种手法,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独具特色的作品。

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来源:国际艺术网


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
  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
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 画面影调模糊
  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 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 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8--11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5、 胶卷没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器虽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

  7、 影调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纹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8、 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 。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脸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度,人物曝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

  11、 团体合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 照片有划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 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 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 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 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 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 。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






数码摄影入门九法
本文作者:阿莫西林

数码摄影入门之一 首先要清晰
什么叫清晰,这是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因为我们的要求不同,我们对清晰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这里联系到3个概念,即对焦精度、景深选择和抖动。对焦精度,现在的dc都AF了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除非你要拍的主体不在相机的对焦范围里,或者现场极度昏暗,AF还是可以保证质量的。除非你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获得超焦距等等,这些是高级手法,应该在无忌里讨论这里不讨论。

其次是景深,说道景深就需要给出另一个概念:弥散圆,名词解释:弥散圆:弥散圆. 在焦点前后,光线不能汇聚到一个点,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扩大的圆形光斑,这个光斑的外圈就叫做弥散圆。显然,当弥散圆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后,人眼将认为其是一个不可分辩的一个点。这时我们就会觉得在焦段前后一段距离里所有的像都是清晰的。这就产生了“景深”。景深内的弥散圆称为就称为容许弥散圆可见容许弥散圆的概念是一个随着人观察分辩力的变化变化的,景深是随弥散圆的可接受程度在变化。
最后是抖动

说一个故事,15年前我初学摄影是在高中的兴趣小组,老师是印尼的归国华侨。那时的我根本没有兴趣听老师的理论课,仗着家境不错,就只会浪费胶片。在一段时间的拍摄后,一次少年宫有一个摄影比赛(俺那年代惨啊,这种机会是已经极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了)黑白片子被要求必须放大到8寸以上才可以参加。在老师的放大机下,我的片子里的对焦不实和抖动被无情的放大到足够让我沮丧的的程度!这时我才知道老师说的那些“清规戒律”有多重要。

对持稳相机,我现在可以达到:相对135的50mm焦距下,手持1/4秒可能在LCD上看不出抖,手持1/30放大到7寸内看不出抖,手持1/125秒放大到A3幅面肯定看不出抖。正确的手持方法是用相机的眼平取景器,这时你的左手托住相机左肘紧紧的支撑在肋部形成一个3角,右手持握把手,右肘也紧紧的支撑在肋部也是一个3角,同时2支手臂也自然形成一个3角,有点物理知识的人应该已经感受到它的稳定了。手部动作:拇指控制多功能拨盘,食指轻轻放在快门上,调匀呼吸,就像扣动枪机,做到“有意瞄准,无意击发”此时高手已经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十步一击,一击必杀!当然,绝对不抖是不可能,即使使用捷信,至少它还有按固有频率出现的震动吧,就看大家的要求了。

呵呵,题外说一个知识:最好防抖是使用专门设置的闪光灯,现在的闪光灯从点燃到熄灭可以轻易的达到1/1000秒以上,不少高级闪灯(这里说的高级是相对初级玩家的)达到1/1w秒也不希罕的,并且没有机械震动。

数码摄影入门之二 准确的曝光
曝光的定义,如果予以科学的解释的话,即是:光线的强度乘以光线所作用的时间。定义中的“光线的强度”,是指CCD受光线照射的强度,即照度(以I代表照度,单位是勒克司)。定义中的“光线所作用的时间”, 是指感光片受爱线照射的时间,即曝光时间(以T代表曝光时间,单位是秒)。 曝光量的计算单位是勒克司·秒。以E代表曝光量,即可得到曝光公式如下:

E(曝光量)=I(照度)×T(曝光时间)
依据这一公式,若要取得一定量的曝光量,则光强度愈大,曝光时间愈短;光强度愈小,曝光时间愈长。如果光的强度增加一倍,曝光时间就需减少一半,假如光强度为2,时间为4,曝光量则为8;如果光强度为4,时间为2, 曝光量仍为8。
富士S2Pro拍摄,先对水面点测,手动调整到该值,曝光出现剪影效果。

等量曝光
我们清楚地了解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开戾得较大的光圈要比收缩得较小的光圈能让较多的光线通过镜头到达胶片上,较低的快门速度要比较高的快门速度能让光线较长时间地停留在CCD上。由此可以演变为以下情况:光圈f/1.8与快门速度1/500秒相组合,和光圈f/4与快门速度1/100秒相组合, 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样的。它们又和中级光圈f/8与中等快门速度1/25 秒相组合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致的。这就叫作"等量曝光"。

上述三组曝光组合的曝光量是相等的,体现在底片上的密度是一致的,体现在CCD上的影调层次、色调还原与再现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三者之间在画面效果上存在着两个重要差别:一是由于光圈的大小形成了不同的景深;二是由于快门速度的高低构成动体影像的不同清晰程度。

由等量曝光的原理使我们知道,不同曝光组合的等量曝光,可以获得底片密度相同的曝光效果。然而,以摄影实践中,应该根据拍摄题材和被摄对象的不同,在可以产生相同密度的若干曝光组合中,选择最佳的一组曝光组合,来表现所拍摄的主题。这就是选择曝光的概念。

贴一张我最近在曝光控制方面比较满意的pp,是室内离机闪光,先对闪光灯测光,然后对反光板测光,不断调整反光板的距离和角度使之光比相差2.5挡,后面背景在左上角有意受光产生虚影来平衡画面。

那些富有经验的摄影家,从摄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得知,尽管每组快门和光圈均能产生等量的曝光效果,而画面中景深与动体清晰程度却大不相同。具体采用哪一种曝光组合,必须认真考虑。是用较小的光圈去获取较深远的景物清晰范围呢?还是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去抓取被摄动体的“凝固影像”?或是用极短的景深使背景虚化以突出主体?还是以较慢的快门速度增强动体的动感?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摄影者动脑筋来思考并加以选择,这决不是那些“自动相机”所能解决的,因为“自动相机”并无思维能力。具有形象思维能力的人可以得心应手地操作照相机去完成自己的构思,这或许就是相机的“自动曝光”与人的主动“选择曝光”的区别所在。

什么叫准确曝光。正确曝光的含义简单说来应该是:在适当的时间里让CCD受到适当的光量照射。

说到曝光不得不先说说亚当斯的区域曝光。风光摄影的泰斗美国摄影家A.Adams对摄影界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区域曝光”的概念。不说了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全部理解,里面的理论足可以写一本书了。但现在我的拍摄都是建立在这部分的理解上。
我们为什么可以看到多变的图像几何结构?学过素描的朋友会很容易理解。图片无非是从白亮的高光到色彩饱和的中灰到全黑的暗部的连续的过渡。这种过渡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轮廓。

最传统的拍摄手法在数码领域依然是最有效的。当你看到一个画面你想要表现什么,也就说你想要它体现最饱和的色彩和最丰富的细节,就对准它点测,然后按照测试值曝光,出来的片子一般就不会让你失望。当然你如果希望其他部分也体现出一点细节,你就必须使用反光板、吸光板来使这些地方控制到你的CCD的宽容度的范围内,或者变换角度和等待光线的变化来减小光比。反之也一样,你如果希望某部位出现纯黑、纯白,那就让这些部位偏离曝光值5档以上,就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明白点测和手动对一台相机的重要了吧。

当然实际的拍摄没有这么简单。特别使纪实类的片子。你要限制光线,同时光线也在限制你,除非室内静物,完美的光线可遇不可求。但机会往往稍纵即逝。这时,经验变得很关键。包围曝光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不是万能,至少包围测光不能改变客观光比。布勒松语“你得不停的改变角度”角度的改变不单单是为了改变构图,往往更多的是在改善光线对你的限制。可以利用的东西太多,比如水面的反光,白色的墙壁等等包括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比如薄云可以使阳光变柔。

写到这里我有点写不下去了,还是水平太浅,有许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的思考还是重要。还是这句老话,关键是相机后你的脑子。

数码摄影入门之三 黄金分割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首先说构图里的分布和造型,这里不得不提到2个名词:九宫格和趣味中心
说九宫格前先说著名的黄金分割

自从古希腊人发现黄金分割以来这种比例就被认为是美学的最佳比例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实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亦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即:在直线段AB上以点C分割,使(AC)2=CB×AB,或使AC∶AB=CB∶AC。

实践证明,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谐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Le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方案,并视之为现代建筑美的尺度。法国还产生了冠名为黄金分割画派的立体主义画家集团,专注于形体的比例。

在实际运用中,黄金比多只采用近似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数列2、3、5、8、13、21……得出2:3、3∶5、5∶8、8∶13、13∶21等比值作为近似值。这种分割方法亦用于优选法。

再说说九宫格,九宫格的源头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构图模式,但巧的是它与黄金分割有着惊人的理论联系!大家们把画面的上下左右用黄金分割来做出4条线,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九宫格!

人们发现在九宫格的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的视觉最敏感的地方,在国外的摄影理论里把这4个点称为“趣味中心”。顾名思义,被反复证明的是当被摄主体处于或发布在这4个点附近最容易得到“眼球”:)
数码摄影入门之四 对称平衡呼应
说说对称、平衡和呼应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结构称为“章法”或“布局”,“展纸作画章法第一”。位置经营如同围棋,下子格格皆可落,切勿乱迷。素纸也可处下落墨,切记不可胡乱抒笔。棋有棋路,画有画理,一笔走失如棋败局。古人将章法(构图)比作下棋,摄影变如此,也要有一定的章法与布局,置阵布势。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部位”。

1、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2、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如补色平衡(下图),所谓红花绿叶配就是这个道理。同色平衡,穿黑色衣服的人一般不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3、前景有均衡画面的作用。有时我们在画面上发现空缺不均衡的时候,比如天空无云显得单调时,用下垂的枝叶置于上方,弥补画面不足之处;有时画面下方压不住,上重下轻的时候,可用山石、栏杆做前景,色调深使画面压住阵脚,达到稳定、均衡的作用。前景运用虚焦点的表现手法,给人们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4、空白。它是沟通画面上各对象之间的联系,组织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一样,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
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要使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这可以说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规律。人们对物体的欣赏是需要空间的。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将它置于一堆杂乱的物体中很难欣赏到它的美,只有在它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间,它才会放出它的艺术光芒。一幅画面如被实体塞满,就会给人压抑的感觉,画面上空白留得恰当,才会使人的视觉有回旋的余地。“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一切稳定的物体都有均衡的形式:桌子四条腿是稳固的;盖房子如下面小上面大,就给人一种不稳固的感觉;挑担子一头重一头轻,使人走路不便;劳动中人们的姿态显然是求得身体均衡以合乎这一劳动特点的姿态……。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培养了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并且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起作用。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均衡,安定的,使人感到稳定,和谐,完整。利用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a、对称式构图,对称一直是我们民族强调的东西,历来的皇宫。都城都是对称布局的。它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关系。

b、虚实呼应式布局,就像江南园林。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要求是均衡的。一幅田园风光里比如左下角有一头耕牛,右上角的天空里最好应该有一片云。
对比和反差也是常用的平衡手法,记得有一幅名作是一只白胖的白人的手握着一个非洲饥民小孩的手(在网上我找不到这副pp,只能让大家想象了)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大小对比的效果,为了充分表现pp的内容,使观众对主体形象有鲜明印象,往往需要采用大与小,长与短等对比手法来加以表现。

数码摄影入门之五 线条与三角
人们在构图中还经常采用一种“定向线簇”,它常常能收到“光芒四射”的效果。在大多数情形下,它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其完整的效果形成了一种从主体沿着直线向外放射的气氛。这是一种达到形象化效果的简易方法。 摄影构图的另一基本技巧,是运用能将观众带入画面的“内引线条”。虽然内引线条有许多复杂的形式,但最易于识别和最易于获得成功的是C形、S形及富于透视感的斜线。

“C形线条也是一种有效的内引线条,但拍摄时须注意透视线条不得从任何一个底角弓I入。一般而论,内引线条不得从任何一角开始,而要从底边中心略偏一处的某测开始。”

至于S形线条,也有人称之为“形体线条”。这是霍加思最先作为一种优美的构图线条提出的。因为它来自妇女的优美身段:一种稍稍拉长的“S”形。作为——种常用的构图线条,它确实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S形线条的魅力
在利用线条进行构图时,有一点须引起注意,即画面中的直线,特别是和边框平行的直线,不能毫不间断地从画面的一边伸向另一边。否则,很容易出现下列的情形:原来的意图是只想拍一张照片,而结果却好像是两张互不相关的底片印到了一张相纸上。这个问题在拍摄自然景物时,例如在地平线居中,天空和地面各占一半画面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如仍纠正这种毛病?在美国摄影家B·克莱门茨和D. 罗森、菲尔德合著的《摄影构图学》一书中指出,只要使“这种直线的延续性中断,而且使某一部分画面的图形伸进另一部分画面,照片的整体感就会牢固地建立起来”。

对角线的构图是一种导向性很强的画面,使用这种构图往往是作者希望把读者的目光明显的导向某事物,或表现线条本身的魅力,因为大家都知道矩形画面里最长的线条就是对角线。还有一个常用情况就是当2个趣味中心不明显但需要产生某种联系的时候,作者也需要一种形式来关联他们。看图,是体现桥梁宏伟的名片,闪光的桥梁主体横跨2个角似乎要跨出画面的外面。

前文里提到的留空白,常见的留空白往往是一个几何体,而几何体里最简单,最善于表达情感的非3角形莫属,正3角形往往表达一种稳定的情绪,多用在建筑,成年男子,成功人士等场合。这里如果有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还记得当年的课本里有一幅描写大庆劳模王进喜的图片就是使用里正三角的构图,表现主体的刚毅和力量。

非稳定的三角构图,可以活泼画面,多用在多变的女人身上,下图就是一个范例。当然也有用这种构图来渲染一种不稳定的、烦躁的情绪,但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图片示范。

谁都知道,作曲家和钢琴几乎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把主人公安排在琴房这个环境,应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关键是人物在画面上占据的面积大小问题。纽曼的这种处理包含了某种艺术的辩证关系在内。我们知道,有的物象在画面上占据面积大,可能是画面主体,也可能不是主体,有的虽然看来显得小,倒可能是主体,这就看作者如何处理作品题材内涵和动工构成因素了。一般说来,有生命的、起主导作用的、运动着的、富有变化的,总是更重要、更突出些,相反的情况总是显得重要性不如前者。而在艺术表现上,形体虽大,如果只是属于陪衬物体,又能起着引导视线、突出主体的作用,那么,大的看似为大,实际在观赏者心目中显得小,而小的表面看似小,实际上在观赏者心目中觉得很大。纽曼正是这样理解和处理这幅作品的人和物的关系的。作者为什么只取钢琴的上部而不取下部,人物置于一角而不居中?"我们认为,这出于以下考虑,一是琴面、琴盖、支柱有概括意义,已足以交待主人公的职业和身份;另一方面,从艺术上考虑,为了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构成画面,人物、琴盖、支柱和琴面构成的三角构图,能够吸引人的视线,引导人们的视觉运动,形成以人物为中心,由人至支柱再到琴盖,两个三角形构图关系,这样既突出了主体,又为读者广泛联系和回味提供时空条件。这是符合观众的欣赏心理的巧妙的艺术处理。"
数码摄影入门之六 名家名言

各大名家说构图
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不过,根据美国摄影家维利·奎克的看法,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应用一些基本法则,达到具有相当水平的摄影构图能力。为此,他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方法。他认为,依据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拍出较好的照片。

维利·奎克指出,摄影者最易犯的错误是拍摄点取得过高,与被摄体离得太远,致使画面出现各种各样与拍摄目的毫无关系的东西。

他说:“请记住,画家是 把东西画进画面,而摄影者则是从画面去掉一些东西。” 他说:“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如果你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画面抱有怀疑,你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弃掉。” 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摄影是“减法的艺术”

奎克认为:“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正因为如此,实际上趣味中心常出现在交叉点附近。”

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应保持一定的平衡。这就是说,对主要被摄体的安排,不能使画、面出现向分量大的一边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着将两个同样大小和同等形状的东西置于对称的位置。这里的关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跷跷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跷跷板两边的孩子,小些的一个必定坐在离中央远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

奎克认为:“把突出的线条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是拍摄一幅悦目照片的另一个要素。这些线条被称为主导线,有效地利用主导线,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照片。把主导线安排成对角线,会产生有力的动感。

“线条常常在照片中提供一个边框。这可以通过选择视点来进行,例如在树下通过树枝框住画面上的被摄主体。此时通常使用小光圈,以使整幅照片清晰。这样做,也有可能使边框过于突出,但安排适当,会得到好照片。

“在一幅照片中,地平线的位置会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拍摄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照片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照片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此外,横幅画面可以产生安宁、平静的感觉,而竖直画面则会产生动态效果。”

奎克认为,以上方法如果运用得好,你的照片将会出现明显的改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快就会学会鉴赏构图,从而为你增添摄影的乐趣。 达柯认为,有时“如果线条与视觉产生了共鸣,一簇线条本身就能成为一个主体”。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灵的眼睛做起的。构图的过程也被称为‘预见’,就是在未拍摄某一物体之前或正在拍摄的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或印象。通过经常析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的构图,就会使自己的这种预见本领更加娴熟,变成一种本能。”这就是我常说的用脑子拍照。

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对此也有同感,对于构图,他己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就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这时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就是所谓摄影里所有的控制是服务于你想表达的情绪。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门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

摄影家瓦尔特·德·格鲁伊特对摄影构图作阐述。他认为:“每一种构图都是以排列次序为基础的,就像我们从哥士达心理学和信息学原理中所了解到的那样,构图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它产生于相似事物的组合以及对相反事物的强调。排列次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形态和色彩的疏密和对比也会产生排列次序。排列次序是以一种美学上的均衡为基础的,而均衡则从复杂、矛盾和动态之中造就和谐。”

他说:“任何人,只要懂得把照片分成单个的构图成分,借以得出它在美学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来审查照片的具体效果,就都会成功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要获得令人满意的照片构图,须经常分析照片。” 他提出的分析照片构图的最重要标准是:
1.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反差情况。 2.照片所传递的信息的价值以及类似事物。 3.照明和纵深。4.突出的线条和照片的画幅。
对于如何获得较好的摄影构图,格鲁伊特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
a.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b.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要有助于传达照片的意图。
c.应当避免由于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含糊关系而可能产生的错觉。
d.明与暗的关系或者彩色对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e.除了人物和环境在形式上的关系之外,对人物和环境的心理上的权衡也是 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视觉印象都立即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无偏好的估价意味着根本没有反应。
f.表现与我们熟悉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使人容易辨认,从而能比较迅速地予以理解。因此,重复内容是必要的。
g.照片的复杂程度一定不能太低(感官刺激不够),也不能太高(感官刺激过分)
h.每个人对每幅照片的美学评价总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评价是受感情支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识,他的经历和他的敏感性。
i.形式主义和时髦风尚是不能持久的。这种缺乏独创性的缺点,是不可能用技术补偿的。
j.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有助于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体现出明显的纵深感。
k.不寻常的透视效果,有助于使照片生动活泼。
l.有意识地使用突出的方向线和选择适合主体的画幅,会加强照片的效果。
数码摄影入门之七 用光的艺术
说白了,玩摄影就是在玩光线。就如同素描,光线的表现力就是一幅好pp的“魂”下面先讨论几个概念:任何一种光线都存在着三个要素,即强度、方向和色调。

光的强度
强度描述的是光线的强弱程度,各种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都有一定的强度。强而直接的光会造成明显的阴影,并且清楚呈现出物体的轮廓,所以常用来勾勒物体轮廓;强光也可增加被拍摄主体的明暗、色彩对比。弱而散的光可以减弱被拍摄主体的明暗对比,使物体表面看来平滑细致。

对于摄像的照明,在影室内,强光源常常要作为主光来使用,是拍摄照明的主要来源。而弱光源要作为辅助光来使用,它可以减弱主光所造成的强烈阴影,同时不至于投射出多余的影子。但是光线过强,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强光下形成的阴影会过于夸张,光影效果不自然。

拍摄时,如果光线过强,可以通过加装漫射屏或反射板等方法,来削弱光线的强度。和强光相比,散光的光影效果较为柔和自然。可以使主体受光面均匀,反差适中,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小。另外还有一种光线就是所谓“漫射光”阴天里的那种没有明显方向性的光线就是所谓漫射光。漫射光不像前面提到的那2种光源,它几乎是没有阴影的,著名摄影家布列松就是驾驭漫射光的高手。

数码摄影入门之八 光照度强弱
光照度,即通常所说得勒克司度(lux),表示被摄主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光通量。1勒克司相当于1流明/平方米,即被摄主体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距离一米、发光强度为1烛光的光源,垂直照射的光通量。光照度是衡量拍摄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夏天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室外光照度可达到100000 lux以上,很容易形成明显的阴影,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很理想的拍摄环境。而大多数室内照度都在300lux以下。照度不但同光源的发光强度有关,而且和光源到被摄主体的距离也有关。一般情况下,当被摄主体到光源的距离不变时,被摄主体的照度与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相反,当光源的发光强度不变,但与被摄主体距离发生变化时,被摄体上的照度大致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使用闪灯时的光圈变化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的。还有一个法则就是:当一个光源照射于前后两个主体上时,光源越近,那么这两个主体获得的照度差异越大;光源越远,这两个主体接受到的照度越接近。这样的变化在上期的“构图”里得到了运用不同的反差,会造成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

说到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和上期说的概念做混淆,上期说的是光的方向性,照度是指强度。2者有相当的联系,但,是不同的。强光更加容易得到方向性,可是如果假如满屋这个方向都是5w lux的强光拍出来的pp也是没有方向的用光。又比如在微距的环闪下所有的影子都被“消灭”此时又何来的方向?相反,窗边的肖像,不要看室内的照度相当弱,但是方向性极强,常常用于刻画成年人的稳重和矜持等。

现在就光的方向做具体的分类。
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这个概念容易理解。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摄像机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

数码摄影入门之九 光的方向
现在就光的方向做具体的分类。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这个概念容易理解。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摄像机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

1、顺光
相机与光源在同一方向上,正对着被摄主体,使其朝向镜头的面容易得到足够的光线,可以使拍摄物体更加清晰。根据光线的角度不同,顺光又可分为正顺光和侧顺光两种。

正顺光就是顺着镜头的方向直接照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线。如果光源与相机处在相同的高度,那么,面向摄像机镜头的部分全部能接受到光线,使其没有一点阴影。使用这样的光线拍摄出来的影像,主体对比度会降低,像平面图一样缺乏立体感。在这样的光线下拍摄,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会使被摄主体失去原有的明暗层次。这里就不给图了,绝大多数的机载闪灯照明下的照片就是这种光线。

而侧顺光就是光线从相机的左边或右边侧面射向被摄主体。在进行拍摄时,侧顺光是使用单光源摄像较理想的光线。多数情况下一般用25°~45°侧顺光来进行照明,即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和光源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25°~45°。此时面对相机的被摄主体部分受光,出现了部分投影。这样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皮肤质感。既保证了被摄主体的亮度,又可以使其明暗对比得当,有了立体感。台湾影楼那种很“靓”的照片大多是这种光线。

2、侧光
侧光的光源是在相机与被摄主体形成的直线的侧面,从侧方照射向到被摄主体上的光线。此时被摄主体正面一半受光线的照射,影子修长,投影明显,立体感很强,对建筑物的雄伟高大很有表现力。但由于明暗对比强烈,不适合表现主体细腻质感的一面。不过许多情况下这种测光可以很好的表现粗糙表面的质感。

3、顶光、俯射光、仰射光
顶光通常是要描出人或物上半部的轮廓,和背景隔离开来。但光线从上方照射在主体的顶部,会使景物平面化,缺乏层次,色彩还效果也差,这种光线很少运用。尤其是在那些“到此一游”的人像片里,正午的照射光线往往会使人物的鼻子下方和眼袋下面出现极重的阴影,非常难看,所以需要表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特殊情况下顶光运用的好也有成功的范例。

俯射光是这三种光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一般的照明在处理主光时,通常是把光源安排在稍微高于主体、和地面成30°~45°角的位置。这样的光线,不但可以使主体正面得到足够的光照,也有了立体感,而形成的阴影也不会过于明显。不过这种光线很少单独使用,大多是在影棚里与其他辅助光混合使用,如与侧顺光位配合等,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还是不给图,大家把自己的婚纱拿出来里面就有不少是广泛使用的,我的图片就不贴了,避免麻烦。

仰射光又叫底光、脚光,也是一种不多见的打光法。将光源置于主体之下向上照射,会制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效果。一般电影中使用较多,为了刻画反面人物的阴险可憎,往往会使用很硬的底光。这就不给图了,想要看效果的朋友可以在晚上面对镜子用手电从自己的下巴向上照看看效果。不要用这种方法来吓mm哟!不道德的。

摄影中的逆光我个人认为是最俱表现力的一种光线,但使用上最复杂,难度也最高。

初学摄影应注意 摄影作品构图十忌
来源: 网易数码

摄影就如同绘画、构图的作用极为重要。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一幅照片,若不具备良好的构图形式,往往无法引人入胜,更不能尽兴地表达内容。在迈入艺术的自由王国之前,只有掌握其基本规律和标准方法,才能避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之现象。初学摄影者常犯的错误有:
  1.画面撑得太足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到作品显得拘谨、死板。
  2.地平线倾斜
  有的人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拍全,便在取景时采取了让画面倾斜的方法。这实在是个得不偿失的做法。如此,势必造成地平线倾斜,画面失衡,视觉感受不舒服。
  3.头撞南墙
  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4.附加物缠身
  背景选择不当,产生了烟囱长在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破坏了人物原来的形象。
  5.落格
  当被摄者与高大的衬景在一起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是拍全了,可人物在画面上常常只剩下个脑袋,落在画面的下端,非常难看。
  6.画面分裂
  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其置于画面正中,于是画面被一分为二,呈分裂状,缺乏和谐、统一之感。
  7.喧宾夺主
  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使主体物处于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8.缺乏趣味中心
  取景时缺乏忍痛割爱的精神,“鱼”区,“熊掌”亦取,意欲兼收并蓄,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小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9.各顾东西,神情不一致
  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安排好,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裂状,与作品所欲表现的主题不相符。
  10.画面失衡
  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像照片效果。

[DC]给初学摄影的十点建议

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刚学拍摄的影友常会遇到所拍图片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晃动。一般左手持机,将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让身体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使用长焦镜头,一定加用三脚架。按动快门的手法要稳定轻柔,整个人要放松,调整好呼吸后,屏息凝气进行拍摄。低视点拍摄时可采用坐姿或单膝跪姿持机,以增强稳定性。
  二、使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身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偏移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和立体感。但应注意,取景时一般不要让自己的影子进入画面。
  三、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竖拍或横拍),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也不相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比如拍摄森林),而横拍则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宽度(比如拍摄连绵的山脉)。但袖珍相机拍摄时应注意,别让手指遮挡了闪光灯。
  四、变换拍摄风格
  应该在拍摄中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否则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的感觉。个人拍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觉得画面富有情趣或是很有意义,你就可以随意发挥。比如说可以拍摄一些人物特写镜头、全景图像、不同气候中的同一场景等等。
  五、缩小拍摄距离
  有时候,并非要把整个人或物全部拍摄下来,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强调,反而会更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只需要离被摄物体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效果。
  六、增强景深的视觉效果
  景深对于拍摄非常重要,每个摄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没有立体感,看起来就像是个平面。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增加景深。比如要拍远处的山脉,可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树。用广角镜头可以夸大被摄体正常的空间和纵深感的透视关系。
  七、正确的构图
  摄影构图中突出主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由于被摄物体处于画面的中心部位,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但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一幅好的照片通常构图非常恰当,摄影中较常见的就是黄金分割构图,即画面被均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等分线上或是交汇处。所以不妨用用黄金分割来构图,使拍摄多样性。
  八、捕捉细节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拍摄较大的场景,但是这样的拍摄会让你丢掉很多细节,特别是有意义的细节。所以有时候应该使用变焦镜头,使画面变小,能捕捉到有趣的小画面。
  九、预先调焦拍摄人物
  在拍摄人物时,可守株待兔,在确定拍摄位置和角度后,预先调节曝光量及焦距。力争在短时间内拍摄完毕,减少被摄者的紧张情绪,得到表情自然的照片。在多变的天气,光线也是变化的,因而有必要多拍些胶片,以便有足够的影像供最后选择。
  十、发挥镜头的最佳效用
  一般相机,在拍摄技巧上发挥最佳的光圈是5.6-8,把最大光圈向小光圈方向拨2-3档。保持相机的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和身体姿势,选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如135相机100毫米镜头,最好用1/125秒速度。如果必须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则应使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的稳定,确保照片成像的清晰。不同色彩的镜头滤光镜能在景物的某些色彩之间产生清晰的色调差别。紫外线滤光镜能保护镜头免遭雨和雾气的侵扰,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沿海地区和山区紫外线的影响。来源:人民摄影报
 

 
初学摄影需把握的六点
一幅好的作品,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首先要主题突出,同时,画面的效果好与不好,创作表现手法等也是重要的。摄影创作的表现手法举不胜举。我以为对初学者来讲,在摄影创作中,如能把握如下六点必能很快长进。
  (一)主题突出(即你要表达的内容一定要明确),立意深刻;画面要生动、自然、含蓄,耐人寻味。
  (二)虚实结合,突出主体。在画面里表现好虚与实,能给画面带来美感,并可加深画面意境,一些风光佳作,多以虚实相间的手法来表现。
  (三)构图简洁,给人美的享受。摄影艺术是视觉艺术,在构图上力求简洁,可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要避免画面杂乱无章。
  (四)画面力求影调明快,质感强烈,使被表现对象得到逼真再现。尤其拍摄人物或静物,更需要表现画面的质感,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当然,表现特殊光线环境的内容除外。
  (五)巧用技法进行再创作。如,作者东方姑演获全国第十四届摄影艺术展览银牌奖的作品《夏》,原为一幅很平常的画面,但经过后期技法加工后,产生出类似国画的效果,使作品富有诗情画意,从而得到升华。
  (六)要力求表现形式多样化,使作品新颖,克服造作、呆板。画面表现形式忌雷同、千篇一律,在拍摄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表现,使画面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初学摄影易犯的毛病

 

主次不分  
  常常看到公园里留影的人们,摄影者与被摄者离得远远的,而使用的相机并不带有变焦镜头,我们可以断定这不会是一张成功的留影。因为摄影者搞不清他所要表现的是什么,是人物,还是风景?从构图安排和主题构思上讲,照片只能有一个主体,而其它内容应以主体为中心,起陪衬作用,并更好地突出及表达主体内涵。从室外的风景照而言,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人物以中心。绝大多数摄影属于此列。我们到风景点旅游或是到公园闲庭信步,拍照留影主要作为日后的美好回忆,可选择代表性的建筑、花丛、草地、湖水等等背景来衬托主体人物。人物在画面中应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视觉中心,若能进一步通过表情、动作等内容生动再现人物的内在气质,那必将使其值得永久珍藏!

(2)以风景为中心,用人物作点缀。多用于表现特别的景致。如拍大佛像,以画面中占了很小比例的人来反衬佛像之大,以表现古代文明之伟大成就;再如杭州太子湾公园,春天草坪养护期间,圈起保护的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连绵至远处墨绿的青山,再加上孩子们吹的泡泡随风飘逝,形成绝妙的人造自然景观,在构图中把绿色作为主体,人物点缀其生机,以展现那种人间天堂的美景。阴阳脸与大黑脸   “阴阳脸”是指人像面部受到90度侧光的照射,一半黑,一半白,这种方式的拍摄往往表现强烈的戏剧效果,若作为生活摄影就不太合适。大黑脸是指逆光人像曝光不足的后果。若拍摄人物背影或侧面,倒是可以达到剪影效果。而拍摄正面人像,最好是适当加以补光,比如用闪光灯或是反光板之类的工具加以弥补。初学者往往不注意光线在整体构图中的作用,或者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一成不变的某种光线,所以难以提高。先了解光线的基本知识,再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才能跨越自己。头上长树     由于照片的平面造型特点,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远处的树枝、电线杆“嫁接”到主体人物上,仿佛从头上长出来一样,使原先可能很好的照片美中不足。其实只要在拍摄的时候,稍加留意变换角度就可以避免
摄影者初学注意:四大绝招防相机抖动

来源: PConline

  初学的摄影者往往会拍出一些没有一处清晰的照片,有的甚至出现被摄体重影,严重影响照片的可看性。此时,你是不是很懊恼,但又苦思不得其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原因
  大家都知道,数码相机是通过镜头把光线聚焦再投射到影像传感器(CCD或CMOS)上并最终成像的。而控制光线投射到影像传感器上时间长短的部件就是快门。如果快门速度为1/2秒,这就表示影像传感器感光的时间为1/2秒。这样当在这1/2秒内同一束光线在影像传感器上发生移动时,相机就会记录下物体运动的轨迹,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模糊不清。那么如何在快门开启到闭合这段时间内保持相机不抖动而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呢?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利用脚架
  为了防止相机在按下快门时发生抖动,在手持拍摄时应尽量不要使用低于1/60秒的快门速度,这可以作为一个原则来掌握。如果是必须要用慢门速度来拍摄,比如1/30秒以下速度,此时就应该采用三脚架架起相机才能把相机的抖动降到最低。在选用时应注意:选择足以支撑相机重量的三角架,太细的三脚架无法支撑较重的相机,而太粗的三脚架重量太大,携带起来不方便。
  此外,部分人也会使用独脚架来防震。独脚架方便,在使用和移动时速度快,在某些场合如篮球比赛时比较常用,但如果快门速度过慢,相机的抖动还是避免不了的。
  二、注意身体姿势
  除了握持相机的双手以外,身体其他部分也会影响到机身的稳定,如何做到一个正确的姿势呢?
  首先,在站立时,应避免身体的前倾或后仰,因为这样会导致身体失衡进而影响双手的稳定。同时左右脚一前一后地站开,在降低重心的同时使身体更加稳定。
  其次,当用较低角度拍摄时,可以半跪在地上,并把手肘放在膝盖上,形成较稳定的支撑,同时身体的上半部分也要保持稳定。
  最后,如果需要更低的角度拍摄时,可以趴在地下,用肘部支撑身体,用相机包、石头或其他类似的物体垫在相机下面,这也能有效防止相机的抖动。
  另外,要注意按动快门时身体的要领。边呼吸边按快门,胸部的起伏可能会传递到相机上。如果此时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30秒,很可能会使相机产生抖动。因此在按下快门时应屏住呼吸。此外,如果周围有墙壁或树木的物体时,也可以背靠或侧靠墙壁,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身体的震动。
  三、从手做起
  双手握持相机的方法不当是导致相机抖动的主要原因,怎样正确握持相机的方法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在使用相机时右手的拇指应放在相机的背后(一般的相机背后都设有拇指槽,拇指按在拇指槽上即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相机的前面偏下,食指自然的放在快门按钮上,掌心贴住相机右侧机身再用左手食指的外侧托住机身。而当相机的镜头比较重时,右手姿势不变,左手掌心侧要托住镜头。这样,左右手就共同组成一个防止相机抖动的稳定支架,起到一定的防震作用。
  由于各种数码相机的外形不尽相同,上述的握持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某些数码相机。对于这些相机,用户可以自行找出合适的握持方法。但一定要双手握持,同时注意不要让手指遮住镜头、闪光灯或是测光窗。
  四、使用自拍或遥控功能
  当相机固定在三脚架或放在其他地方如桌面上时,如果用手指按下快门,相机也可能会受到一丝难于察觉的抖动。这时,使用自拍或遥控功能就可以完全避免手部或身体的抖动对相机的影响了。在风景、微距等场景拍摄时,这种方法往往有最佳的效果。
  其实在平时,我们也可以多练习一下手持相机的拍摄,认真领会其中的技巧,掌握这种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拍摄方法。但在进行创作或其他重要场合拍摄并且光线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能使用三脚架的就尽量不要手持拍摄了,毕竟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模模糊糊的。
初学摄影之“追求什么”三项基本原则
  三条基本原则。

  1.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要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从而用全新的方式捕捉画面。你会开始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去观察世界!
初学摄影四点注意


春天来了,很多朋友出去踏青时会想到用相机来留下美好的瞬间,但对于许多刚刚接触相机的消费者来说,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拍摄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把大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简单的分一下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画面模糊
出现这种问题,首先应该检查是否相机故障或者手震等原因,然后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果是镜头脏了的话,可以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这样一般就可以解决了。但对于一些汗渍、指纹和油垢等比较难以清除的污渍,最好不要自己动手,送到相机维修店处理吧。
在拍摄时出现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的情况时则一般不会是相机的问题,可能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在拍摄时注意就可以了。特别是在拍集体照时,为了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首先在对焦时尽量选择在中间的位置,光圈设定在f4-f8就行,快门速度不应低于1/60秒,这样一来,你所拍摄的图片就非常不错了。

二、照片四角发黑
照片如果出现了四角发黑的情况一般来说主要出现在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而且在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因为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

除了上面的情况,有时候我们在使用闪光灯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三、关于使用闪光灯
有的照片当我们在使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显得曝光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光圈设定过小或者闪光灯电源不足。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如果你使用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就要首先计算光圈系数才行。

有时我们会发现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这主要是出现在人物离背景很近的情况下,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我们可以让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或者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还可以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另外在大家使用闪光灯时,红眼现象也比较普遍,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我们可以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或者在拍摄时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在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就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当然有米的话最好还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了(晕~~~不早说)。  
四、关于相片的一些小问题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整幅照片影调偏蓝的情况,这有可能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当然也有可能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就没问题了。对于整幅照片影调偏红的情况也不少,主要是由于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在每天早晚拍摄时,由于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也容易造成红色调;和蓝色的一样,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以上只是简单的介绍了有关相机的一些小问题,当然这也只代表个人的一些观点,如果您有更好的方法或建议,欢迎与我交流。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

对于摄影的新手来说,数码相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摄影工具,想拍出比较完美的照片还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不过菜鸟光荣,一定是工作忙出来的。所以这里我们为你准备了一套摄影入门技巧的“套餐”。希望能让光荣的同志们尽快的品尝到摄影的“美味”。
数码相机特有功能的掌握
  首先是应该知道的是数码相机的一些特殊功能,数码相机有别于传统相机,所以在摄影的时候有些比较特殊的调节选项,而且这些选项对于数码摄影来说非常关键。比如“ISO调节”和“曝光补偿”就是非常特别而重要的。
  (一)关于ISO
  首先说说ISO的调节,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用低ISO设置进行拍摄 , 例如,如果要拍摄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好为1/125s。不过如果在ISO50或者ISO100的设置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到这个快门速度,而是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ISO设置来获得快速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到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SO设置进行拍摄,当然无论如何,ISO的升高都会导致噪点的增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
  简而言之,ISO的设置升高会带来噪点的增加,当然在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ISO增加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实现拍摄的可靠性。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征会比较突出,噪点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 低ISO下拍摄的画面干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
  (二)关于白平衡
  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你如果不想在拍摄的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利用黄色的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片的偏色。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述。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相对繁琐。首先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彩表现。
(三)关于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EV)的概念:摄影其实就是摄影者运用自已掌握的摄影技术通过摄影器材对环境光线的计算、捕捉景物成像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设备的光圈值(控制单位时间进入相机的光通量)、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以及ISO(感光度,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有关。如今的传统设备以及DC都会通过自己的内部程序,对环境光线进行计算,自动调整光圈、快门甚至ISO值。但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环境下,P(程序自动曝光)挡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最佳。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V(expose value)。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补偿;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还有就是数码相机特有的EV的调整补偿。
  外源光线类的闪光灯光线补偿,在缺乏其他补光光源情况下补光偏硬,往往会在被摄对象的背景上留下明显的阴影,同时会使被摄主体高反射部分失去层次,失真严重,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摄影灯可以营造出很好的拍摄效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摄影棚之内。
  补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对于小场景人像类摄影应用广泛,常用于主体面部补光,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门的光通量参数调整,往往由于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景深,以及运动物体因素影响,实际运用中会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
  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多具备±2.0EV调节范围,高档些的DC可达可达±3.0EV。考验一台DC的指标之一就是它的手动调节功能,而在EV调整中调整精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般的以0.3或0.5为级别。级差越小越能满足拍摄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在P挡还是S/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ISO调节和曝光补偿的调节,那么数码相机使用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玩熟了数码相机,接着我们就该来看看如果拍摄照片才会好看了。
摄影的入门技巧
  摄影其实是件既复杂又简单的事情,如果掌握了精髓,就会比较轻松。首先介绍的是构图,构图是拍好一张照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1. 光线的处理
  摄像用光的动态性特点不仅是由摄像的技术要求和造型特点所决定的,它还与不同内容对光线的不同要求有密切的联系。在纪实性影像中,如纪录片、风光片、纪实性专题片等通常要求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艺术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光效,注重实景光线的运用,强调真实自然的光效。而艺术类影像的用光比纪实类要复杂而多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工处理,但应根据拍摄内容和节目体裁的区别来适度地掌握。
  2. 色彩的处理
  色彩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如拍摄红色,能让人有一种喜庆、奔放的感觉,绿色能让人有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白色让人有一种恐怖、死亡的感觉,在拍摄时应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感情特征明确、相互关系鲜明的色彩,进行恰当、灵活地匹配、组合和运用。
  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现时间,如红叶象征秋意,橘红的草地告诉我们夕阳正在落山,而姹紫嫣红则显示早晨,而且色彩还能烘托视觉要素的表现力,如肤色红润表现青春年华。

  3. 影调的处理
  在影像构图中搞好明暗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画面中选择拍摄对象时,在大面积的亮影调中安置一小块暗影调,或是在大面积的暗影调中出现一小块亮影调,都能够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有利于表现所要强调的对象或主体。明暗配置在画面构图中还可以用来均衡构图,如果画面一侧是很浓重的暗调,而另一侧是很轻淡的明调,利用构图适当地调整明暗关系,就能够改变这种不均衡的情况,使画面的结构形式稳定、均衡。
  4. 线条的处理
  在构图中线条的造型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画面框架的相互关系。如拍摄同一根旗杆,虽然现实生活中它是笔直地矗立着的,但是在电视屏幕的画面框架中,它可以居中占满画面,也可以靠边分切画面,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您在拍摄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和选择何种构图下被摄主体的线条形式最佳、最能表现和反映其本质、最能传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在掌握了构图以后,我想你离成功就只剩下一点点距离了。不急,最后来看看我们总结的要点,相信你看完以后剩下的只需要多拍多思考,就能创造出绝佳的照片了。

2006/08/08

一大把

[人生悟语]50个长见识的小故事,说说最让你感动的一个

来源 理想论坛

1. 先改变自己

一个客人在机场坐上一辆出租车,这辆车地板上铺上了羊毛地毯,地毯边上缀着鲜艳的花边,玻璃隔板上镶着名画的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客人惊讶地对司机说:“没搭过这样漂亮的出租车。”

“谢谢你的夸奖。”司机笑着回答。

“你是怎样想到装饰你的出租车的?”客人问到。

“车不是我的,”他说,“是公司的。多年前我本来在公司做清洁工,每辆出租车晚上回来时都象垃圾堆。地板上净是烟蒂和垃圾,座位和车门把手上甚至有花生酱、口香糖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一辆保持清洁的车给乘客坐,乘客也许会为别人着想一点。

”领到出租车牌照后,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车收拾成了这样。每位乘客下车后,我都要查看一下,一定替下一位乘客把车收拾的十分整洁。我的出租车回到公司时仍然是一尘不染。从开车到现在,客人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没有有一个烟蒂要我拾捡,也没有花生酱或冰淇淋蛋筒,更没有一点垃圾。先生,我觉得,人人都欣赏美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城市多种些花草树木,把建筑物弄的漂亮点,我敢打赌,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把垃圾送进垃圾箱。”

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别人倒不如反躬自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尊重自己必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我们不再将眼睛盯着别人,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将尘埃打扫干净,你会发现自己愉快了,别人也会跟着愉快。

2. 你努力了吗

1927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冲垮,一个9 岁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冲毁,在洪水即将吞没他的那一时刻,母亲用力把他拉上堤坡。

1932年,男孩8年级毕业了,因为阿肯色州的中学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读中学,家里没那么多钱。那时,母亲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让男孩复读一年。她则为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饭,为孩子攒钱上学,

1933年夏天,家里凑足那笔血汗钱,母亲带着孩子踏上火车,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母亲靠当佣人谋生。男孩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来又顺利读完大学。1942年,他开始创办一份杂志,但最后一道障碍是缺少500美圆的邮资,不能给订户发函,一家信贷公司愿借贷,但有个条件,得有一笔财产作抵押。母亲曾经分期付款好长时间买了一批新家具,这是她一生最爱的东西。但最后她还是同意将家具做了抵押。

1943年,那份杂志获得巨大成功。男孩终于能做自己梦想多年的事了:将母亲列入他的工资花名册,并告诉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也不用工作了。那天,母亲哭了,那个男孩也哭了。

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经营的一切仿佛坠入谷底,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障碍,男孩已无力回天。他心情忧郁地告诉母亲:“妈妈,看来这次我这次真要失败了。”

“儿子,”她说,“你努力试过吗?”

“试过。”

“非常努力吗?“

“是的。”

“很好。”母亲果断地结束了谈话,“无论何时,只要你努力尝试,就不会失败。”

果然,男孩度过了难关,攀登上了事业的颠峰。这个男孩就是驰名美国的《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三家无线电台的约翰.H.约翰森。

约翰森的经历向我们昭示:

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是希望。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

3. 发现财富的眼光

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他和很多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逃学。

但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发现财富的非凡的眼光。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一辆崭新的玩具车。

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你能够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菲勒中学毕业后,正如他老师所说,他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过电池、小五金、柠檬水,每一样都经营的得心应手。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经可以算是出人头地了。

但他的老师的预言也不全对,菲勒靠一批丝绸起家,从小商一跃越成为商人。

那批丝绸来自日本,数量足有1吨之多,因为在轮船运输当中遭遇风暴,这些丝绸被染料浸染了。如何处理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疼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港口有一个地下酒吧,菲勒经常到那里喝酒。那天,菲勒喝醉了。当他步履蹒跚的走过几位日本海员身边时,海员们正与酒吧的服务声服务生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感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菲勒来到轮船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你们处理掉那些没用的丝绸。”结果,他没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浸染过的丝绸。然后,他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一夜之间,他拥有了10万美圆的财富。

有一天,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他找到地皮的主人,说他愿花10万美圆买下来。地皮的主人拿到10万美圆后,心里还在嘲笑他:“这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傻子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

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环城公路。不久菲勒的地皮升值了150倍,城里的一位富商找到他,愿意出2000万美圆购买他的地皮,富豪想在这里建别墅。但是,菲勒没有出卖他的地皮,他笑着告诉富豪:“我还想等等,因为我觉得这块地应该增值的更多。”

果不出菲勒所料,三年后,那块地卖了2500万美圆。

他的同行很想知道当初他是如何获得那些信息的,他们甚至怀疑他和市政府的官员有来往。结果另他们很失望,菲勒没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职的朋友。

菲勒活了77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即将去天堂,愿意给失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每人收费100美圆。这一看似荒唐的消息,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圆。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赚的还会更多。

他的遗嘱也十分特殊,他让秘书登了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个绅士,愿意和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个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美圆和他一起长眠。

菲勒的发迹和致富,在许多人的眼中一直是个谜。解铃还需系铃人。他那别出匠心的碑文也许概括了他不断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的传奇一生,也许帮住不少人解开他的发迹和致富之谜: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

4. 炒股只需要养猪的智慧

  一,小猪入栏:

  小猪入栏就是买进低价股票和暴跌过的股票。因为猪崽价格便宜成长性好,即使有什么灾难,恢复起来也容易还损失不大。

  二,成猪出栏:

  高价股和刚暴涨过的股票就是已养大的猪。买进再怎么喂也长不了几两肉,而且难以掌握其习性,一旦发生猪瘟就亏大了。除非你有的是大把大把的钞票,否则别开玩笑。

  三,该杀就杀:

  猪就是猪,长大了就要杀。你绝不能把他当宠物养,更不能把他当作你的情人一样舍不得抛弃。猪的命运不就是养大了吃肉或杀了卖钱的吗?如果你愿意给猪养老送终,我也没办法:)

  四,猪是守不大的:

  你寸步不离,猪就会长大吗?

  所以你不能天天守着猪。你太关心,猪就不长了。猪的成长往往是在你的目光之外的,如果你天天盯着他,他就真成你的宠物了,那你就养着玩吧。

  五,总结:

  买进价低和暴跌过的股票;不要受价高和暴涨股票的诱惑;同时要在庄家拉台,打压时保持平静;远离股坛的噪音,不要被其影响。

5. 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来。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以、亲人等等。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女生划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同事。教授再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

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三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非常安静,同学们静静的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教授平静的说?"请再划掉一个。" 女生迟疑着,艰难的做着选择...... 她举起粉笔,划掉了父母的名字。 "请再划掉一个。"身边又传来了教授的声音。

她惊呆了,颤巍巍地举起粉笔缓慢而坚决的又划掉了儿子的名字。 紧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静了一下,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寻找的,为什么丈夫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回答。女生平静而又缓慢地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 肯定也会离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6. 快乐

印度哲学家奥修在《生命的真谛》一书中写道:“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东西。当你看着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当你快乐的时候,玫瑰花也感到快乐......如果你爱玫瑰花,它就会长的更快,它就会开出更大的花来,因为有人在关心它,在爱它,在看它;如果没有人爱它,它就不会快乐,也就不会开出这么大的花朵。”

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就会使你快乐。

不仅世上万物相互依赖,在人的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也是相互依赖的、相互依存的。你给别人一个烦恼,别人也会给你一个烦恼。反之,你送给别人一个快乐,别人也会赠给你一个快乐。

你使周围的邻居快乐了,邻居个个对你笑脸相迎,岂不让你更快乐?你使你的朋友同事快乐了,朋友同事人人见你如春风拂面,给你的何止是一个快乐?你使你的家人快乐了,家人的快乐难道不让你快乐中透着快乐吗?甚至你使你所在的村庄、小区、街道、城市快乐了,那么,你身处在这些村庄、小区、街道、城市,每天包围着你的,到处回赠给你的,也是这不尽的快乐......

7. 没有卑微的爱情

他们下班通常是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简单的饭菜吃。然后,看电视,他总让她选台,有时她看的直乐,他却在一旁睡着了;她笑他,让他挑一个喜欢的节目看,他说随她。他们偶尔会去吃一次浪漫的西餐或去喝一次奢侈的咖啡,他也是让她挑西餐厅或咖啡物屋。

刚开始,她很高兴,也很满足,渐渐地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终于,在一次决定晚餐吃什么时,她执意让他拿主意:“你自己就没有想吃的东西、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吗,你对和我一起生活真的没有一点兴趣么?”

他低下头,半天才说:“我爱你,可我不能送你跑车,连出去旅游,我都得让你一等再等,我怕实现不了,那些是你的、也是我的梦想。而在我的心里,你是该得到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的女人,所以,我愿意满足你在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心愿,我愿意满足我能做到的你所有的愿望,象今天晚上,你想吃什么?”

她看着他,泪就下来了。

这世间,有卑微的男女,却没有卑微的爱情。

8. 等待的美丽

有一个感人的等待的故事:说到张爱玲就会提到她的姑姑张茂渊,对张爱玲来说,那是比她母亲还要亲近的人。但一直让人弄不明白的是,那个贵族出身、又留过洋的女子为什么一直独身。后来终于看到她结婚的消息,那时她已经78岁。我去找理由,明白了之后却几乎落泪。年轻的时候,她是多么骄傲的女孩啊,父亲是清朝的重臣,母亲是李鸿章的女儿,万贯家财和容貌集于一身,怎么可能没有人爱?况且她又是中西合壁的新人,几次出洋留学。这等女子几世才有一个啊。还在少女时,有人给她算命,说要很晚才结婚,父亲怕她委屈,把最好的一幢洋楼和很多家财留给她。但父亲没想到,就是再晚婚,也不至于78岁才结婚。

对张茂渊来讲,怎么可能没有爱?她爱上的翩翩少年李开弟是留学时认识的,她认定了他,也被他爱着,可是人家从小就有婚约在身啊。他和她,都是看不得别人痛苦的人。于是,她放弃,约定来生,从此再也没有爱过别人。直到后来钱财一夜散尽,她也是淡淡的,没有死去活来。钱毕竟是身外之物,那样的心清心明,看的人惊心动魄。

她说过,如果今生等不到你,我就来生。当李开弟的老伴去世后,两个古稀老人终于走到一起。78岁的张茂渊如愿以偿的嫁给了初恋的人,从此恩爱生活,直到90岁去世,50多年的等待,换来12年的生死相依,换来了最后的爱和美丽,她有的是幸福和满足。

还好,所有的等待没有成空,就是终于成空,也是不后悔,因为把心交给了等待,就交出了自己的一颗心。学会等待,才懂得欣赏美丽,而没有经过风雨的花朵,必定不如风雨后的花儿开得娇艳。

9.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和忧愁,当无名的的烦恼袭来,失意和彷徨燃烧着每一个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棵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通往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疲惫不堪而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欢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暖的兰色映入心田。就象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清清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 ,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象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起一把又一的小伞,带这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分蔚籍和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象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棵宁静的心。

守住一棵宁静的心,你会由衷地感慨: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棵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可以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棵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向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远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10. 我一定听!

(正在为失业打拼的男人们不可不读的故事)

一个丧偶的男人,在丧礼上笑脸盈盈的招待来访的亲友,弄的亲友不知如何是好,很尴尬,想安慰他,他好象很乐的样子,不安慰他嘛,那来做什么呢?甚至有的亲友心中有点气愤的想着:人是不是给他暗算做掉的啊?但没人去问这个丧偶的男人。

终于出殡的日子来了,女方的家长实在按耐不住了,在灵堂上破口咒骂这个男人,相处了二十年的老婆死了还笑的出来,是不是有什么内情?只见他默默地听着,不做任何回应,直到骂完了,众人眼睛全都看着他,等他的反应他才说,谢谢指正。

他的脸还是笑笑的,女方的家长差点没气晕过去。就冲向他,一手揪住了他胸前的衣领,挥拳打下去。这个男人还是笑笑的,但嘴角已是流出一条血河了。

这时,反而是女方的家长心中一阵寒栗,自觉性地害怕了,难道这个人已经疯了???

丧事就在一场闹剧中度过了。当天夜晚,女方的家长担心早上的举动是否不当,偷偷地折回去看这个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见他抱着亡妻的照片呆坐在客厅中。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连动都没动,也没出声音。女方的家长看不出什么异常,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女方的家长又去看了,只见那个男人还是呆坐在那里,抱着亡妻的照片。这下女方的家长心急了,怎么说也是二十年的半子,至少关心一下。就敲了门进去。门没锁,他头也不回一下,继续抱着照片。

女方家长问:“你怎么了啊?” 男人说:"我一生都在忙东忙西的,自认为是为了她好,为她在打拼,她的埋怨我都不曾理会,从没好好听她说过一句话,直到最后她病的很重时,她向我说:“你可以听我一句话吗?”我为了让她高兴就说:“我一定听”她说:“我知道你是爱我的,我也爱你,我要是死了,你一定会哭的,但我不要看见你、听见你哭好吗?你要笑笑的帮我把后事办好,你一生都没答应我什么,就这一次好吗?”

他说完眼中有泪光...但泪水却不掉出来而是往心里流,因为他答应了她...

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我一定听!!

11.捡垃圾的老人

很多年前的一幕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我还在读书。一个午后,我和几位学生干部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张罗一次募捐活动。我们把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长的红布上。相片上,那些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以及把砖头当做桌椅的孩子们在秋风中冷的发抖。

那时,我们没有在意一个靠拾垃圾为生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桶,我们每次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很厌恶这个蓄着一撮白胡子的老头。

他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他停下来,在那块红布前站定。他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

我们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同学拽拽我的衣袖: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垃圾捡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沓少的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我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老人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像老松树皮一样的手颤抖着递过来一元钱!

当我回过神来时他已经把钱放到了桌上,然后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名字都被人淡忘的老人,却记得用生命里流淌着的朴实血脉,承担起被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我心中的种种谜团像中了魔力般地被解开——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迷失的时候,却让多少珍贵的东西从自己的后花园中丢失。

平常,老人弯腰拾起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2. 心境的魔力

一个名叫维克多·弗兰克地精神病博士曾经在纳粹集中营中关押很多日子,饱受来了纳粹分子的凌辱。

弗兰克曾经绝望过,这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都是野兽,可以不眨眼地屠杀一位母亲、儿童或者老人。

他时刻生活在恐惧中,这种死亡的恐惧让他感觉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因此而发疯的人。弗兰克知道,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弗兰克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上去劳动。一路上,他产生一种幻觉: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能否吃上晚餐?鞋带断了,能不能找一根新的?这些幻想让他感到厌倦和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正走在前去演讲的路上,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精神饱满的反表演讲。

他脸上慢慢浮出了笑容。

弗兰克发现,这是久违的笑容,许多年了,它一直没有出现过。当知道自己也会笑的时候,弗兰克预感到,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这个魔窟般的地方。

多年后从集中营释放出来时,弗兰克显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人在魔窟里还能保持年轻。

这就是心境的魔力。有时候,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有一箪食、一钵水足矣。但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宽广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掉了,没有人救得了你,上帝也不能。

13. 把梦想交给自己

1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富商有个儿子叫伯杰。

一天晚餐后,伯杰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这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上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嬴弱。

他走下楼去,问那个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那里,青年满怀忧郁的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左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是太遥远了。”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一觉。“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的梦想成真。“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富丽堂皇的公寓,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保证象天堂一样舒服。”

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的起床了。他轻轻地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他发现那个年轻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地睡着。

伯杰叫醒了他,不解的问:“你为什么睡在这?”

青年笑笑说:“你给我的这些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度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那里,他不仅领略了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的社会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

“今天,我首先是感谢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说完,他在众人的掌声中竟直走到伯杰的面前,并紧紧的拥抱他。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钢材大亨特纳,原来就是30年前那位贫困青年。酒会上,那位叫特纳的“青年”对伯杰说:“当你把我带到寝室那一瞬间,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那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他,我要把自己的梦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现在我终于得到了。”

14. 学会感恩

懂得的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色彩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恨多于爱的人,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心里被怨愁怨恨涨满的人,便容易像是被雨水淹没的田园,很难再吸收新的水分,便很难再长出感恩的花朵或禾苗。

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惟我独尊,一切都是他的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鸣叫出哪怕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财富过大并钻进钱眼里出不来,和权力过重并沉溺权力出不来的人,一般更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因为这样的人会觉得他们是施恩于别人的主儿,别人怎么会对他们有恩且需要回报呢?这样的人大腹便便,习惯于昂着头走路,已经很难再弯下腰、蹲下来,更难于鞠躬或磕头感恩于人了。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记感恩。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

15.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掉在碗里。“你怎么啦?”老婆婆关切的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走到她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6. 爱之赢

自从两月前父亲不幸身亡后,10岁的玛莎只有和母亲相依为命。明天就是圣诞节了,母亲掏出仅有的5美圆递给玛莎,让她上街给自己买点礼物。

玛莎拿着钱找到了奥克多医生。她把5美圆递给医生,小声请求道:“奥克多医生,您能再帮我母请做一次腰椎按摩吗?”奥克多轻轻地摇了摇头,无奈道:“玛莎,5美圆不够的——最少也得50美圆......”玛莎失望地走出诊所。

大街的一角围了一些人,玛莎挤进去一看,是一个街头的轮盘赌。轮盘上依次刻着26个阿拉伯数字,每个数字对应一个英文字母。不管你押多少,也不管你押什么数字,只要轮盘转两圈后,指针能停在你的选择上,那么你都将获得十倍的回报。

轮盘赌的主人拉莫斯冲玛莎挥挥手,示意让她走开。玛莎没有退缩,她犹豫了一会,把手中5美圆放在了第12格上。轮盘转两圈后,停在了第12格,玛莎的5 美圆变成了50美圆。轮盘再次转动前,玛莎把50美圆放在了第15格。玛莎又赢了,50美圆变成了500美圆。人们开始注意玛莎。拉莫斯问:“孩子,你还玩吗?”玛莎把500美圆放到了第22格,结果,她拥有了5000美圆。拉莫斯的声音颤抖了:“孩子,继续吗?”玛莎镇定地把5000美圆押在了第5格。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不到一分钟后,有人忍不住惊呼:“上帝啊,她又赢了!”拉莫斯快哭了:“孩子,你......”玛莎认真道:“我不玩了,我要请奥克多医生为我妈妈按摩——我爱我的妈妈!”

玛莎走后,有人开始计算连续4次猜对的概率有多少。拉莫斯则象呆了似的凝视着自己的轮盘,突然,他痛苦道:“我知道我输在哪里了,这个孩子是用'爱’在跟我赌博啊!”人们这才注意到,玛莎投注的“1215225四个数字,对应的英文字母正是“LOVE”!

许多时候, “爱”总是永恒不败的。

17.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

张君从英国留学回来,我们几个好友为他设宴洗尘。席间,一个朋友不雅的口头禅使他很不快,几次露出厌恶的表情。席散送张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释说,那句口头禅不过是无所指的语言习惯,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张君沉默了一会说:“我给你将一下我刚到英国的经历吧!”

和在布里斯托尔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我也是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这样既省钱生活的条件又好。

房东姓坎贝尔,是一对老年夫妇。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收我几英镑房租,硬把我从邻居家“抢”了过来。有一位外国留学生住在家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们不仅让整个社区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还打电话告诉了远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儿女。

我了实现我出国留学的梦想,父母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我自然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晚上在图书馆一直待到闭馆才离开是常有的事。好在我遇到了好东家,可以一门心思学习,一点儿也不用为生活操心。每天我会到“家”里,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我,每隔四五天,坎贝儿太太就会逼着我换衣服,然后把换下的脏衣服拿去洗净熨好。可以说,他们就象对待亲儿子一样待我。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感到坎贝儿先生对我的态度有些转冷,看我的眼神有点异样。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坎贝儿先生都好象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话咽了回去。我开始猜测,他们是不是嫌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说?

那天晚上11点多我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儿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寒暄两句后,坎贝儿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谈话的架势。看来他终于要说出憋在心里的话。我心里早有准备,只要在我承受能力之内,他加多少房租我都答应,毕竟这样的东家不是到哪都能找到的。

“孩子,”坎贝儿先生开口道,“在你中国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时,不管你父母睡没睡,你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

我愣住了:难道这就是憋在他心里的话?

我说:“我说不清,也许......”真的,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自己也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我相信你是无心的。”坎贝儿先生微笑着说,“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来后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能够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坎贝儿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伤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让我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会把我善意地提醒视为伤害你的自尊吧?”

我很勉强地点头。我并不是觉得坎贝儿先生说的不对,或者有伤自尊,而是觉得他有些斤斤计较。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他们从没有跟我计较过这种事情,如果我也因此打扰过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容忍我的,充其量把我的卧室门关紧而已。我心里感叹: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呀!

当然,尽管我心里有牢骚,但我还是接受了坎贝儿先生的提醒,以后晚上回屋尽量轻手轻脚。

然而,不久的一个下午,我从学校回来刚在屋里坐定,坎贝儿先生跟了进来。我注意到,他的脸阴沉着,这可是少有的。

“孩子,也许你不高兴,但是我还得问。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马桶垫子?”他问。

我的心里“咯噔”一声。我承认,有时我尿憋的紧,或者偷懒,小便的时候没有掀开马桶的垫子。

“偶尔......”我嗫嚅。

“这怎么行?”坎贝儿先生大声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女人的不尊重!”

我辩解:“我完全没有不尊重别人的意思,只是不注意......

“我当然相信你是无心的,可是这不应当成为这样做的理由!”

看着坎贝儿先生涨红的脸,我嘟囔:“这么点小事,不至于让你这么生气吧?”

坎贝儿先生越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的良好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我不耐烦地听着,并随手拿起一本书胡乱翻起来。我觉得坎贝儿先生过于苛刻,这种事如果是在国内,还算是事吗?

晚上我躺在床上考虑良久,决定离开坎贝儿家。既然他们对我看不上眼,那我就找一家户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

第二天我就向坎贝儿夫妇辞别,全然不顾他们极力挽留。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令我始料不及。

我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竟然都以同样的问话接待我:“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子?”那口气、那神情,那我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问话,我只有满面羞渐地返身逃走。

至此,我才明白了坎贝儿先生说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句话。在人们眼里,我既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一个浅陋、缺乏修养的人。

我一点也不怨坎贝儿夫妇把我的“不良习惯”到处传播,相反,陷入了如此困境,我对他们的怨气反而消失了,甚至还非常感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没有那段尴尬的经历,我不知道是否还是那样令人生厌的地“不拘小节”,嘴上同样挂着难听的口头禅也未可知呢!

张君的讲述令我无言。

18. 轻点关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般进了新家。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后,我与妻子便重重的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特地上来祝贺我们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爷子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的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却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决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拜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爷子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妻,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19. 大黄

那是那年春节同学们聚会,听张同学讲的一件事。1969年张同学去了陕西插队,他们集体户住在村北一排简陋的房子里。这里曾经是大队的库房,已闲置几年了。房子前面二三十米处是队长的家。队长说,此处偏僻,养只狗吧,晚上出去也好做伴。村里不通电,赶上没有月亮,伸手不见五指,弯弯曲曲的田埂小路不好走啊。

不几天队长就送来一只小狗娃,是只毛茸茸的黄蛋蛋,刚来的时候,小狗骨瘦嶙峋,眨着大眼睛看着知青们,大伙决定把它养下来,并给他起名叫大黄。知青吃什么就喂它吃什么,并用碎砖头、油毡片什么的为它垒了一个不错的窝,居然下雨也不漏。慢慢地,大黄竟然出落成一个“大小伙子”,从此集体户不管谁晚上出去,都是大黄保驾,集体户的鸡呀鸭呀的在也没被黄鼠狼拖走过。

1975年,知青大返城开始了,大伙争先恐后的加入到返城行列。回城后,忙于找工作,找对象......竟一时把第二故乡忘在脑后。后来,因为一次工作调动,人事部门通知张同学插队期间的手续欠完备,为此,张同学给队长去了一封信,委托他把手续补齐,他们一共书信往来三次,后来张同学一路攀升,工作顺利。

20世纪90年代初,队长年龄大了,身体欠佳,希望来京看病,张同学当然责无旁贷,热情接待了当年的队长。

这时队长讲了一件让张同学心痛的事。1975年知青返城后,大黄一直住在原来的窝里,队长几次把大黄拉回自家但是只要不拴,它就跑。并且每天跑一趟公社,就在张同学他们当年上汽车的地方待上好一会才回来。这样每天一趟,坚持了有两三年。要知道,从村里到公社,足有三十里路啊。当年张同学返城市坐着马车去的公社,现在想起来,当时大黄确实是一直跟着马车跑的。张同学说,他们当年归心似箭,马车还没有停稳,大家就跳下马车搬行李、上汽车,始终连看大黄一眼都没有。

后来知青们的房子破烂不堪,几处房顶墙壁倒塌,但大黄一生守着破房子,住在它的窝里,苦苦的等待它的主人。

又过了两年的一个冬天,大黄老得不行了,喂什么好吃的都不怎么吃了,最后,连水也喝不下了。但他每天还是朝着东方、朝着公社的方向遥望。它的眼神队长没有描述,但张同学和我仿佛已经看见了,看见了一双大大的苍老的眼睛满含着凄凉与期盼。又过了几天,队长去窝里看大黄,大黄死了,尸体已经快僵硬了,大大的眼睛依然睁着,凝视着东方、远方......队长把它拉出来准备埋在后坡,突然发现在大黄身子底下压得平平的三封张同学写给队长的信,还微微有些大黄的体温。为这丢失的三封信,队长曾跟婆姨发了好大的火,怨她没收好。原来竟是让大黄偷偷衔走了。

那年,队长落泪了,张同学落泪了......

那天,张同学落泪了,我也落泪了......

张同学说,自己快退休了,退休后一定去看大黄,在它的坟头添上一捧新土,为它终生的等待深深鞠躬,为自己无奈的负心深深道歉。

我也想和张同学一起去,去看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20. 为小狗让路

去年年底,在北京南三环万柳桥附近,一只小狗遭遇不幸,它在南三环主路上,被来来往往的车撞死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它旁边的三个同伴,居然不顾正是高峰的滚滚车流,忠实的守护着死去的小狗,舍不得将它丢弃。

过往的司机都惊呆了,本来匆忙赶路的车,开过小狗身边时都纷纷绕行,或者干脆停车。交通为之堵塞。两辆车因为躲避小狗而追尾。

平时在路上遇到堵车,所有的人都心急,谁都想快点走,互相挤来挤去要是刮着一点蹭着一点,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一天,所有人都不埋怨,也没有彼此责难。大家看着那三只围在自己死去伙伴身边的小脏狗,心里有的只是感动。

想起另外一个故事。在19283月,纽约繁忙的百老汇沃尔克大街上,一只叫“小黑人”的母猫阻塞了交通,因为它有5只小猫需要被救护。警察詹姆斯·卡的莫尔拦住了过往的汽车和行人,让“小黑人”把5只小猫一一叼过了马路。有人拍下了这一动人的情景,题名《为小狗让路》。

很多时候,我们这些情感复杂的人类常常把爱藏在内心最深处,因为害怕把它拿出来会被讥讽,会被伤害,会不被接受。但是,三只小狗和母猫“小黑人”不懂这些,它们只知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悲伤,或者对同类的爱。

你可知道,这种爱,最原始,最粗糙,却也最纯净,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嘲笑它。

而有爱存在的地方,就是天堂吧!

21. 孤坟:别人的心肝宝贝

1861年,雷格尼只身来到新西兰。他是爱尔兰人,生于1833年。他是因为宗教的原因离开爱尔兰的。起先他是住在澳大利亚。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在澳大利亚的工作是家庭教师。后来新西兰发现了黄金,一阵淘金热几乎吸引了全世界的人,都涌向了南岛奥塔哥的金矿区。雷格尼也在1865年,来到了米乐平原附近的马蹄湾,在盖博瑞溪谷从事淘金工作,一住就是47年。他工作勤劳,热心助人,只要是发生在马蹄湾的事,他没有不知道的。

有一天雷格尼外出工作的时候,发现了一具年轻人的尸体,被河水冲到了岸边。这种事在当时是屡见不鲜的。特别是在1864年到1866年之间,在金矿区经常有人被淹死。有些人可以叫的出他们的名字但没有姓,有些人只能叫出他们的外号,但是都不知道如何联系他们的家人,其中有很多具尸体干脆不知道姓名,在死亡的记录上只好写上无名尸。

雷格尼发现的这一具尸体就没人知道他是谁,在无人认尸的情况下只好以无名尸处理,葬在乱丧岗上。

想到一个可怜的人,死在一个如此遥远的地方,既没有名字,有没有墓碑,雷格尼心中有点儿难过与不忍。毕竟他也是人家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啊。在验完尸后,雷格尼就告诉验尸官他要把这具尸体埋掉。雷格尼还在坟上立了一个木制的碑,上面刻了几个字:“别人的心肝宝贝”。

1903年,有人用烧红的火钳想把这几个字给烧清楚一点,结果却把字母“S”给弄掉了。这个埋尸地点如今已成为一个风景点,叫做“孤坟”,距离米乐平原大桥只有九公里远。这儿只有两个坟却有三个墓碑,一个是雷格尼用黑松木刻的,一个是大理石刻的“别人的心肝宝贝”;旁边,雷格尼自己的墓碑上则被别人刻着 “雷格尼:埋葬别人的心肝宝贝的人”。这件事一直在米乐平原上流传了一百多年。

为什么雷格尼会对一个毫不相识的陌生人,付出象对待一个老朋友般的感情呢?这可以从写给《吐帕克时报》编辑的信中看出:“我为什么会对这座坟有感情,因为我好象有一种预感,我将来死后也会象他一样:一座孤独的坟躺在荒凉的山丘上。”

雷格尼在爱尔兰是一个神职人员,可能由于这个关系,他没有结婚也没有小孩。雷格尼逝世后,人们根据他的唯一请求,将他埋在那座孤坟旁边。这两位生前从不认识的人,却在死后紧紧地靠在一起,永不分离。

22. 商人收养的孤女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连夜去找。因为皮包里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信息。

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妻子丢的那个皮包。

原来,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这家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药费。没有钱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晚上,无能为力的西亚达在医院走廊里徘徊,她天真地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个好心人救救她妈妈。突然,一个从楼上下来的女人经过走廊时腋下的一个皮包掉在地上,可能是她腋下还有别的东西,皮包掉了竟毫无知觉。当时走廊里只有西亚达一个人,她走过去捡起皮包,急忙追出门外,那位女士却上了一辆轿车扬长而去了。

西亚达回到病房,当她打开那个皮包时,娘儿俩都被里面成沓的钞票惊呆了。那一刻,她们心里都明白,用这些钱可能治好妈妈的病。妈妈却让西亚达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丢包的人回来取。妈妈说,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 ,急他人所急;最不该做的是贪图不义之财,见财忘义。

虽然商人尽了最大的努力,西亚达的妈妈还是抛下了孤苦伶仃的女儿。她们俩不仅帮商人挽回了10万美圆的损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复得的市场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收养的西亚达,读完了大学就协助富翁料理商务。虽然富翁一直没委任她任何实际职务,但在长期的历练中,富翁的智慧和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使她成了一个成熟的商业人才。到富翁晚年时,他的很多意向都要征求西亚达的意见。

富翁临危之际,留下一分令人惊奇的遗嘱:在我认识西亚达母女之前我就已经很有钱了。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却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时,我发现她们最富有,因为她们恪守着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这正是我作为商人最缺少的。我的钱几乎都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得来的。是她们使我领悟到了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品行。

我收养西亚达既不是为知恩图报,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请了一个做人的楷模。有她在我的身边,生意场上我会时刻铭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这就是我后来的业绩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我成了亿万富翁。

我死后,我的亿万资产全部留给西亚达继承。这不是馈赠,而是为了我的事业能更加辉煌昌盛。

我深信,我聪明的儿子能够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富翁在国外的儿子回来时,仔细看完父亲的遗嘱,立刻毫不犹豫的在财产继承协议书上签了字:我同意西亚达继承父亲的全部资产。只请求西亚达能做我的夫人。

西亚达看完富翁儿子的签字,略一沉吟,也提笔签了字:我接受先辈留下的全部财产——包括他的儿子。

23. 窥探

印度的加娜庙,红墙环绕,绿树成荫,庙门很是宽敞。但庙里的地方却不大,行人从宽大的庙门前走过时,庙里的景致也就一览无余了。因此,真正走进庙里的游人也就十分稀少,加娜庙本是一座供游人参观的寺庙,由于人们很少迈进寺庙,寺庙也就只好关闭了。通常来讲,能够在门口一览无余的地方,人们也就不会再迈脚进去了,尤其是还要买门票的地方。这道理很简单。

但自从加娜庙的大门关闭了以后,反而出现了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游人反而会在庙门前停留,扒着门缝儿向里窥探。每天窥探的人比往日大敞大开着庙门时多了许多倍。

其实人们从细细的门缝儿向里窥探,角度是很有限的,目光几乎全被庙里的建筑物所遮挡。确切地说,根本也看不见什么。但人们却要努力去看,一个个地扒着门缝儿要看好长时间。甚至连工作人员也被感染了,也扒着门缝儿向里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什么也没有,一切如同往日。能看到的景象只是一角砖地,一块红墙,一棵老树,剩下的东西全被遮住了。游人看上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却还要看,是为看不到而看。

连当地的和尚都闹不懂这个现象,只是数着每天扒着门缝儿向里面窥探的人数,这一数不要紧,大家都吓了一跳。窥探的人竟比往日开门时多了几十倍。一个挨着一个。

加娜庙终于又开放了。不过这次开放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尚们在大门的里面做了一道影壁,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人们不知道里边是什么,购票踊跃。

更觉得是,和尚们在庙里还有意锁了几间房,用来供人们窥探之用。房里同样放了屏障,窥探起来就很费劲,很不方便了。仔细看能看到一张老床,一只老柜,一双旧鞋,再向里看,能看到一个小泥菩萨......总之真是费劲。但人们却要看,一定要伸着头去看,千方百计,努力去看。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平凡的道理,人真的把什么都看清了,就不爱看了,明白了一切,也就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现在的加娜庙是看不清的,所以人们要看,并赋予它许多神秘的想象,编出更多的故事。

世上好多事,就像这加娜庙的庙门,是不能大敞大开着的,得永远保持一种让人窥探的方式,人们才会觉得有意思,有看头,有奔头。眼前的事物才会变得其乐无穷。

后来加娜庙里来了一个远方的和尚。这和尚知识一般,无啥特别,只有一样,说话从来都是说半句,从来没把什么事情说完整过,是没有本事说完整。这就像是加娜庙,不完整最好。前来讨教的人都说这和尚灵,深不可测,有一套。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加娜庙与这位和尚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供为神灵。前来烧香磕头的人与日俱增。这并非是因为加娜庙的香火灵验,更不是因为这位和尚有什么法术,而是因为人们自己。是人们自己总将自己锁在一种窥探的角度和好奇的猜疑中。是这种角度和心理把人们的视野束缚住了。

人世间的许多事,其实都跑不出这个圈子。窥探永远比敞开更为吸引人,更有力量,更有深度,这就是世间的真理!

24. 太阳照在我肩上

1822年,一个中年男子因为还不起巨额债务被关进了伦敦债务监狱。他的儿子刚10岁,就被迫到面包店里干杂工,后来又经人介绍到一家炭粉店刷油漆。男孩没日没夜地工作,希望挣足钱好把父亲保释出来。到了222——债务偿还期限的最后一天,男孩一家人仍没有把钱凑齐,父亲便被法院判为终身监禁。儿子隔着铁栏杆看着父亲泪如雨下。父亲却对他笑笑,目光慈爱而坚毅,说了一句让他终身难忘的话:“孩子不要哭,太阳将永远照在我肩上!”

这个孩子就是狄更斯,日后写出了《双城记》和《远大前程》等世界名著,并被誉为英国近代世上唯一可以 和莎士比亚相媲美的大作家。

多么伟大的父亲!厄运对他来说并非黑暗,而是一道阳光,照亮黑暗的阳光。他知道厄运难免,又不想让儿子的幼小心灵被凄风苦雨所折磨,于是强压内心的疼痛,以阳光般明朗的达观无谓,为儿子注入一种坚强的信念和勇气。

多年后,狄更斯在一本传记中写道:“当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和与众不同的人,这个想法在我的心里翻腾,把我的心都要撑炸了......

是阳光,是父亲注入他心田的那缕阳光,为他拨开眼前的阴霾,引领他步步直上,通达事业的颠峰。

25.“土拨鼠”的青春记事(节选)

凯西是我的同屋死党,一个来自美利坚的曼妙女子,一个典型的金发美女,白皮肤,蓝眼睛,秀挺的鼻子,丰满的胸脯,一见人就笑,无论老人小孩,良民色狼 ——当我在这里历数她的优点,真恨不能钻进我妈的肚子里重新投胎一次。我长得不美,借用一个网络词汇叫“恐龙”,皮肤黑,鼻子扁,眼睛下面还有两块“雀斑农场”,因为太瘦,无论多昂贵经典的衣服穿到我身上都显得滑稽可笑。

我和凯西每天出双入对,象一对反义词,成为外语系一道风景。毕业前夕我们四处求职。最后一次应聘,那个人事部门经理直言不讳地对我说:“你的外语水平不错,性格也开朗,可是如果是你这副样子代表公司去谈业务,或者作为总经理的翻译出席各种谈判,怕让人觉得突兀。”走出那扇门时,我查点被一辆疾驶的出租车挂上,本来想追上去和他寻个你死我活,转头一想,不行啊,我全身不少一个指甲盖儿,不缺一根神经,我妈怀足了月生下我好端端一个外语系的才女,我就这么耍赖算什么孝顺女儿啊!

大学里,有人告诉我他在他们兄弟面前说:苏珊绝对是一个开心的妹妹放心的老婆,可是我现在不想找老婆,只想找一个女朋友。我听了,心里大笑,看来长的丑的人,想上当受骗或练习爱情都不行。

凯西说:“你这样可爱的女孩没人追,如果在美国,你的男朋友都有一打了。你聪明、幽默、善良、乐观、自信、善解人意——哦,太多了,我都数不过来了。” “可是,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乏味无比。也不愿走在大街上影响市容。”我心里想。

好在我是外语系课时最多也最疯狂的老师,我连续上4节课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让同事们大喊佩服。他们哪里知道,只有在讲台上才没有人窥见我心底的自卑。有一次,我的学生有仰慕的眼神看着我:“老师,为什么你总可以这样滔滔不绝,难道你就没有犯堵的时候吗?”我不假思索:“有啊,那就是一想到我的模样我就犯堵,恐怕我这辈子没人愿意娶我了。”我绝没有想到,全班的男生哗啦啦地站起来,异口同声说:“我们愿意娶你!”我拔脚就跑。

学校校庆期间迎来了一位美籍华人陈女士,我和院领导一同接机。陈女士被搀扶着从舷梯下来,省市领导谦恭地迎上去,,媒体记者蜂拥上来。我也不示弱,灵活的身子穿过一群衣袂生香的绅士淑女,站在了陈女士的面前说:“I am Englishi Interpreter, I am Susan .”同时大大方方伸出了右手。陈女士微笑着握着我的手说:“Interpreter oh goodvery good.

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天天跟着那些名人,每到一处我就给他们做现场翻译,陪他们吃饭、聊天,讲当地的风俗和趣闻轶事我感觉到,我大大抢了那些大官的风头了。

深夜很晚回到家,我没提防凯西一看见我就从沙发上跳起来,拥抱我,说:“苏珊,今天你太漂亮太精彩了!你今天自信而漂亮,不信,你自己看。”我扭头一看,电视里正播放今天的新闻,我站在陈女士和她的一群朋友旁边滔滔不绝地解说呢,那个大胆自信,完全忘记了自己“雀斑农场”的人是我吗?我几乎不敢相信。

开始有鲜花进驻我们的房间了,不再是送给美丽的凯西的,包裹着鲜艳玫瑰的玻璃纸里夹着漂亮的卡片:送给漂亮能干的苏珊。嗬嗬,我不动声色,也不慌张,无论人家想不想把我娶回家,我且观察,我且惜售。

26. 把自己放在暗处

道尔是一家拥有千名员工的大公司的职员,在这么大的公司中,他一直为自己得不到提拔和重用而懊恼。

一天晚上,他正要到地下室去取储藏室的东西,突然停电了。他去找蜡烛,没有找到。正当他无计可施的时候,他所触动的一张音乐贺卡响了起来。伴随着悦耳的声音,有光亮从纸片间漫溢出来。他打开贺卡,发现灯的光亮并不弱。他想,可不可以带着它去地下室试一试呢?果然,在黑暗的地下室里,贺卡的光更加炫目,借助它的光亮,他很容易地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

道尔从这件事上获得了灵感,很快,他就从他所在的公司里跳槽出来,加盟到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企业,并从市场部的一个小职员开始做起。因为他在原来的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加上不俗的实力,不久道尔就被提升为项目部的主任,后来,他又从主任的位置上升任项目部经理。然而,他没有在这个位置上久留,又从这家跳槽到另一家更适合他的公司,并逐渐做到经理的位置。

后来,就是这位道尔,成了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长,他在传记中谦逊地说,我仅是一粒微弱的星火,如果我还有高明的地方的话,就是我懂得如何把自己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让微弱的光耀眼一些罢了。

27. 孤独的木炭

在一个教区里有些固定的教徒,他们每个星期天都到教堂里去做礼拜,因此,牧师对每一个来教堂做礼拜的教徒都比较熟悉。然而,接连好几个星期天,第三街区的迈克都没有来教堂。牧师问熟悉迈克的教徒,迈克出了什么事情。那人说迈克一个月前失业了,一直找不到新的工作,所以成天闷在家里,与朋友交往也很少了。当时正是经济萧条时期,有许都人都失业了,可是他们还是坚持来教堂做礼拜。

牧师决定亲自到迈克的看看。那是一个风雪的夜晚,牧师在去迈克家的路上摔了一跤,摔得鼻青脸肿。牧师来到迈克的家门口,轻轻地叩门,可是没有人回答他。牧师推了一下房门,门没有锁上。牧师推开房门,看见迈克一个人坐在墙角的壁炉前,默默无语。牧师心想自己冒着暴风雪来看望他,他却不给自己开门。牧师心里有些怨气,可是看到迈克那张愁苦的脸,怨气被同情心代替了。

牧师找了张凳子做在迈克的旁边烤火,他思索着怎样劝解迈克振作起来。他就坐在壁炉前沉思着,迈克也静静地坐在那里,屋子里安静极了。突然壁炉中的木炭“啪”的爆响了一下。于是牧师有了主意。牧师拿起火钳夹了一块正在燃烧的木炭,把它从火堆里取出来,放在壁炉的角落里。那块木炭的火焰慢慢地熄灭了,最后完全看不到一点火星了。此时,牧师又把那块熄灭的木炭从壁炉的角落里夹了出来,扔到那些正在燃烧的木炭中间,那块木炭又燃烧起来。

从牧师开始移动那块木炭的时候,迈克开始关注牧师奇特的行为来,他好奇地看完牧师完成了那个奇特的游戏。牧师做完这一切,就起身离开了。迈克依然坐在那里,没有送牧师,在暴风雪中艰难地往家走的时候,牧师觉得自己的心也象暴风雪一样凉了下来,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努力白费了。牧师回到家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牧师接起来一听。是迈克的声音:“谢谢你对我的劝告,我不愿意再做一块孤独的木炭了。”牧师的心一下变得温暖起来。

28. 回到本真

一天晚上,我读书到深夜,突然觉得饿了,便去厨房找东西吃。找了一圈没什么也没找到,我不甘心,又找了一便,觉得偌大的厨房总该有点儿能够吃的东西。在寻找过程中,饿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的统治了我,我想,只要找到一点儿可以吃的食品,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吞下去。

在第二次寻找过程中,我终于在最顶端的柜子里,我找到了一包方便面,但很快到保质期了。闻一闻,似乎真的有些异味。我想了想还是舍不得扔掉这可能是我今夜唯一可以选择的食品了。

我打开火,开始煮面。我觉得单是调料包太寡淡了,就又放进了一些老抽、香醋、香油和胡椒粉,厨房的空气顿时变得诱人起来。我还嫌不够,又切进了一些葱花、姜末儿,最后还在冰箱的旮旯里找到一截香肠和一个生鸡蛋。

这下子,锅里面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白的白,色泽宜人,秀色可餐。我当初不是只想好歹填饱肚子吗?可当我拥有之后,我对食品的要求就开始水涨船高。它要符合健康的标准,有更可口的滋味,有着更丰富的内涵,甚至拥有一种悦目的视觉效果......于是,一点点食品就被我挖空心思地弄成了这么一碗面。

这是贪婪的结果,我知道。贪婪是源于不满足。不满足推动着我们用尽心思地去装饰和充实着我们的生命,赋予生命各种各样的目标和意义。我们穷尽一生的光阴为这些所谓的目标和意义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去进取——可是在这样一个过程里,我们又远离多少生命里最本真的那份快乐和可爱?又抛弃了多少灵魂里最纯洁的情趣和享受?就像那碗面一样,也许,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只是面的本身,葱花鸡蛋,香肠老抽,香醋香油,这些东西和面其实都没有什么根本的关系,是我们的贪婪把这些东西和面联系在了一起,就像把职称的高低、房子的面积,薪水的厚薄、名声的大小、事业的成败和我们的生命及幸福连在一起。

于是,我们常感饥饿,我们少有欢颜,我们让这些名目繁多的附属品喧宾夺主,隔断了我们原本纯净广阔的视线。我们忘记了天的湛蓝,云的洁白,月的光华,星的神秘。忘记了那么多原本与我们血肉交融的美好与诗意,共同拥挤在一条狭窄的河流里,还为自己的异变津津乐道,沾沾自喜。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欲望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欺骗了我们的智慧。于是,我们可笑地醉心于自己手中的涂鸦之作,却无视身外绝妙的山水。在我们最初站着的地方,遗落的是我们亲手丢弃的颗颗宝石。

29. 爱心围墙

这是发生在澳大利亚的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青年,他家世代以养羊为生,到了他这代,经过努力,羊群的数量逐年递增,已经发展到10万只的规模。为此,他感到十分自豪,但又有些迷茫,因为,尽管他一再努力,羊群的数量却只维持在10万只上下,不再增长,他非常困惑。

有一天,他的爷爷来到他放牧的农场,见爷爷来了,他便用手指着漫山遍野的羊群,很有成就地炫耀。哪知爷爷一脸不屑地说,我也一样。青年大为不解,正要细问缘故,爷爷却一声不响地走了。他不明白一向疼爱他的爷爷说这话的意思。

夜色降临,四散的羊群逐渐安静下来。淡淡的月光下,他望着一望无际的羊群若有所思。因为,今一段时间,每当夜半时分,他总能听见羊群发出的哀号。第二天至少有50只羊被咬死、肚子被撕开,死于非命,被咬死的羊羔数量更是无计其数。他想这一定是狼干的好事,但狼的胃口似乎没这么好。

一次,一个动物学家经过牧场,青年求教于这位专家,才知道事情真相。原来,在澳大利亚境内有一种野狗,是澳洲的头号食肉兽,估计整个澳洲约有100万只,正是这种动物的存在,才是他的羊群数量不再递增。他忽然爷爷说过的“我也一样”的话,原来,早在爷爷放牧的时代,就存在这种情况,只不过,谁也没有办法解决而已。

既然问题已经找到,能不能彻底解决呢?善于思考的他又开始了富有想象力的思维,他决定在全澳大利亚建一道防护墙。哪知话一出口,就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几千公里的围墙,不但耗资巨大,而且极难维护。但他一点也不退缩。一开始,他一个人在自家的牧场周围用铁丝网筑起了一道防护墙,后来,他就沿着自家牧场往四周扩展,防护墙一点点延伸着。他的这种做法感染了周围其他人,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筑墙的行列,以至于政府也开始关心和资助有他发起的这项筑墙运动。

一年以后,一道从南澳洲大海湾向东延伸,经新南威尔士,穿过昆士兰东部,抵达太平洋南岸的高1.8、下部由小眼铁丝网、上部由棱形铁丝网、顶部由带刺铁丝构成的世界上最长的防护墙建成了。由于它的建成,澳大利亚的羊群数量猛增,它像一条河在澳洲大陆上蜿蜒着,穿过沙丘、石头山、茂密的灌木丛和荒芜的平原,保护着越来越多的羊群。

许多年过后,这道防护墙已经成为澳洲人为之自豪的旅游景点。前来旅游的人们善意地称它为爱心围墙。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困惑,只因想法变了,一切都变了。

生活中,之所以有许多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改变原有的想法和思维方式,致使问题悬而难决。须知,只要思路略做更改,并决心做下去,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30. 成功前的“偏离”

现实生活中,你有一个梦想,梦想自己10年后的生活。你满腔热忱地开始行动。然而,数月后,生活打断了你的梦想:问题总是出现,重重困难阻碍了你迈向成功的进程。不久,你清醒乐,生活和梦想截然不同。

把你的生活和一架从悉尼飞往东京的飞机进行比较,这是一段漫长的海上飞行。但不管怎样,每星期都有上千人坚信自己可以抵达东经。

如果我告诉你你甾95%的飞行时间里,飞机都是偏离航道飞行的,事情又将如何?我是说。没有人控制,飞机一起飞就偏离了航道。

区别就在于飞机是由飞行员负责方向的。飞行员有预定计划——飞向东京。他清楚会被气流吹得偏离航道,所以他监控着飞机的飞行方向,不时的进行调整,然后,最终到达他的目的地——东京。

生活非常像在大洋上空飞行的飞机,经常使自己置身于交叉气流和风之间,随时会被它们吹的偏离航道/事情永远不会百分之百的像我们预计的那样,所以我们要学会成功道路上的“飞行员”,要学会不断地调整方向以抵达最终的目的地。

现在,既然明白了”事情永远不会百分之百的像我们预计的那样”,你还担心什么呢?不要感到不安,看看 你手中的的地图,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还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后,做必要的调整。

像飞行员一样吧,他不会感到困惑和不安,他只是让飞机回到正确的航道,然后,把他安全地带到目的地。

31.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同学们:

你们好!

在这次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束语。

第一句话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求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的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上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上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很不同。社会更多的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许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这种“脑体倒挂”不完美,但它恰恰表明市场的标准。

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钟书或纳什。因此,我们的同学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带进社会,否则你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相李白那样“天生我才比有用

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看不见,但它讲的却都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它不讲期货,讲的都是将之转为现货。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作平等的,不考虑你刚毕业,没有经验。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你就失去了;你像在学校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北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行你们自己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不是安慰剂。在某中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说你不行,至少现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就得给我拿出来,你就得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西——也许是一份合同起草,也许是一次成功诉讼。

文科学生,大学四年,往往是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些事和人物交往,在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你们知道了苏格拉底审判,知道了马伯利诉麦迪逊,知道了 “大宪章”等等,你们还可以点评孔、孟、老、庄,议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舍我其谁也“。大学的文科教育,往往会令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甚至使人膨胀起来。但这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而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琐细之中。

因此,第二句话,要安分守己,这是对每个同学说的。

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个是时代也许过时了,但对你们,可能还不过时。因为我从来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人理想以及理想是否远大,而更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还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我当然希望而且相信,你们当中能涌现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但只可能是少数的——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在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人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成功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安分守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是一个中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时代,“守己”则更不容易。

32. 别交给一条腿

西班牙有种冰上赛马的体育项目,少见马儿摔倒。但一些孩子,只要步入冰面跑马场,就会摔的东倒西歪,

如果用高倍摄象机摄录马儿奔跑时的步态,就会发现马儿与其他四足动物的步态有明显的差别。一般四足动物奔跑起来,前面的两足一般同时落地,而马儿不是,它前面的两足落地总会存在一个时间差,它的后面两足与前面两足也存在着延迟的时间差。也就是说,马儿在奔跑时,它的四个足的落地时间是不同的。马儿从来不会出现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一条腿,或者四条腿同时去支撑身体的情况。马儿很少会摔倒,其实人对生也不无启迪。当我们把所有的努力倾注于某个方面,当我们把所有的情感寄托于某个人,当我们只能以某种技能谋生时......那我们就有摔得鼻青脸肿的危险。我们要学习马儿的步态,永远不要把自己交给一条腿。

33. 给生命一点从容的平安

这是一个凄惨的让人心碎的故事。一个很聪明的小男孩,他的作文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了奖,并被收入获奖作品集。不幸的是,小男孩的父亲患了绝症。一天中午放学后,小男孩高兴地告诉老师,他可以去看刚刚做完手术的父亲。小男孩骑上自行车怀着将要见到父亲的喜悦出了校门,刚准备骑过马路时,一辆卡车从一侧开来,司机看到小男孩立刻鸣笛示警,小男孩一慌,折头向回骑。瞬间,悲剧发生了。小男孩被从卡车的内侧超车的另一辆卡车碾在轮下。

班主任得知消息后狂奔到现场,但只见到了扭曲的自行车和熟悉的书包。很快又传来消息,小男孩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已经停止了呼吸。伤心的班主任不让将这一噩耗告诉小男孩的父亲,也不敢告诉小男孩的母亲,只是通知了小男孩的亲戚,当亲戚婉地将噩耗转告小男孩的母亲时,她还是觉得五雷轰顶。几天后,小男孩的班主任拿着刚刚出版的载有小男孩作文的获奖作品集来到小男孩父亲的病床前,为他读了他儿子的作文,骄傲的泪水从小男孩父亲微合的眼角淌下来;又过了几天,小男孩的父亲去世了,他并不知道让他万分牵挂的儿子已经在那个世界等着他了。又过了不久,一位披头散发、精神失常的妇女被卡车撞死在小男孩出车祸的的地方,她的双眼大睁着,怀了抱着小男孩——她儿子的书包。

听到这个故事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一想到这个故事,我的眼眶里常会潮湿起来。这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而且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想说:生命很美丽,也很脆弱,我们应给认真地呵护。

我曾遇到这样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当一位小姑娘横穿马路时,他们有按喇叭,也没有恶声恶气地叫骂,而是停下车来,和颜悦色对那个小姑娘说:“嗨!孩子,别着急。这个司机让我感动,他没有因为小女孩的过错而对她横加指责,而是稍稍地等了一会。也许这一会儿使他错过一些什么,但他却让一个美丽的生命从容地走过了马路。

我觉得那名卡车司机,如果不鸣笛,而是踩一下刹车,等一小会儿。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我并不想责怪谁!我只是觉得我们无意中找出的许多理由,正表现出我们对生命缺乏应有的敬畏。有时我们开车或骑车行于路上,一个突然企图奔过马路的孩子会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于是,我们常会非常恼怒,以至于常常出言不逊。其实,冷静地想想我们能要求一个单纯幼稚的孩子怎样呢?我们可以批评教育他们,但我们也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一定要小心,不要碰落那美丽的花瓣。一个孩子的任何过错都不应该是以鲜血,甚至生命为代价,而我们有天大的理由,也不应该轻视生命。

不管遇到什么事,请让我们给生命一分从容的平安。

34. 食橘者

冬天的下午,太阳一漠然的神气遥遥的笼罩着大地,像某些曾经蔓烧过一夏的眼睛,现在却浑然遗忘了。

有一个老人背着人行道而坐,仿佛已经跳出了杂沓的脚步的轮回,淡淡地坐在一片淡淡的阳光里。那老人低着头,很专心地用一把小刀在割橘子皮。那是(蓬)柑类的橘子,皮很松,可以用手轻易地用手剥开,他却不知为什么拿着一把小刀工工整整地划开,像个石匠。

每个橘子他照例要划四刀,然后依着刀痕撕开,橘子皮在他的手上盛开美丽如一朵十字科的花。他把橘肉一瓣瓣取下,仔细的摘掉筋络,慢慢地一瓣瓣地吃,吃完了,便不急不徐地拿出另一个来,耐心地把所有的手续再重复一遍。

那天下午,他就那样认真地吃着一瓣瓣的橘子,参禅似的凝止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安静里。

这不就是生活吗?四季切割着老人,老人无言地割着一只浑圆柔润的橘子。想象中那老人的冬天似乎永远过不完,似乎他一直坐还在那灰扑扑的街角,一丝不苟地,以一玄学家执迷的格物精神,细味那些神秘的金汁溢涨的橘子。

35. 不朽的遗嘱

英国,马歇尔雷斯郊外的墓地,一块墓碑上刻着一则征婚广告,是死去的丈夫为他的遗孀做的。

“我,约翰·费德斯顿,死于1808811;我妻,比尔·玛利亚,芳龄36岁,依旧年轻,富有魅力。她具有——一切好妻子的美德,希望有人能爱她,娶她。她的住址是本地教堂街4号。

近两个世纪过去了,已经没有人知道约翰·费德斯顿是何许人了,也没有人知道比尔·玛利亚后来是否找到了意中人,但如今去墓地的人都要去看约翰的墓碑,几乎每一个人都忍不住要对约翰脱帽致敬,让人们感动的是这个丈夫对妻子无私而深沉的爱。当死神向他袭来时,他不是为自己眼前的生命担忧,而是为妻子今后的幸福焦虑。可以想象,他是用怎样的惊人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在痛苦的呻吟中,一字一句完成了这则遗嘱广告。这则墓碑上的征婚广告也许不能坑顶是世界上唯一的,但肯定是不朽的。

36. 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承认贫富之间存在差异

钱当然越多越好。但是,要是大家都有钱了,那钱也就不值钱了。正是有了贫富不均,钱才发挥着作用。想成为富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无可奈何的穷人。

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所以富人是在贫富不均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

某些人有时却能够越过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巨大障碍。他们或许从外表上看去更象穷人,但却一副富人做派,即使排在富人之尾也在所不辞。

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作穷人之首可能更不象富人。但他们仍宁愿进富人之列,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够以富人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排在穷人之首则永远无法摆脱穷人的思维方式。

犹太人中富人众多,实际上就是由于他们就有富人的思维方式。这不是什么实用技术,而是一种处世哲学。

要想成为富人,首先要布施

要乐于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帮助他人,自己的胸怀也会极大的丰富、开阔。只有心胸开阔的人,大家才会喜欢他,愿意接近他,他也就有了好的人缘。有了人缘,自己就会赢得许多商机。要想成为别人的“富神”,自己的心胸一定要开阔。只有贪欲的人,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

施惠与他人,并一定都要给钱。即使粗茶淡饭,只要能给他人带来帮助也是可行的。犹太人有这样一句格言:“向陌生人施惠即是向天使施惠。”因此犹太人只要看到比自己困难的人,就会把他们请到家里让他饱饱地吃上一顿。因为他们熟知这有可能成为照亮未来的希望之光。

富人总是在研究穷人

经济越是不景气,人们想一朝致富的欲望也就越强烈。但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赚钱,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境况会越来越糟糕。这时候就应该学习犹太人,变换一下考虑问题的角度。

这世界上有钱的毕竟只占少数,穷人才是绝大多数。有钱人是依靠从绝大多数穷人(而不是富人)那里获得利益而积敛财富的。

要想致富,首先要搞清楚一点:穷人才是财富的源泉。这里所说的穷人,一种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另一种是指有钱人在内的顾客。为什么把有钱人也包含在穷人之列呢?买主之所以付钱购买,是因为他手头没有这种东西,没有想要的东西便是穷人。

但是,如果一次就使穷人不得不支付巨额的费用,那他们手上的钱很快就会用光。因次,要尽量使穷人手头维持有钱,总能购物,既让他们手中的小额钱财周转起来,并只赚取占这些钱的百分之几的微薄利润。

这便是迈向商业的第一步。由于顾客只需要支付很的钱,资本的周转因而得以顺畅,而庞大的顾客数量则使获得的利润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不知道这种道理,就根本不可能期待经营上有什么真正的发展,

有钱人也是来采购他们手头上没有的东西,所以可是其为穷人。富人顾客和穷人顾客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追求的是高级物品、高质量的享受,而后者只要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由此产生了购买价格上的差异。但是无论是有钱的顾客还是贫穷的顾客,有一点需求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想轻松的付款。

欧洲著名的银行家罗斯柴尔德由开旧工具店起步;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是马克斯·斯宾塞最早只是一家寒碜的西装店;美国石油大亨哈默靠在酒精中添加药用生姜液制造姜汁啤酒发家,此后啤酒步入国际市场;日本浅野建筑的创始人浅野总一郎靠在神田卖水起家,他现在就任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熟悉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并由此发展起来自己的事业。他们掌握了那种出售好象没什么大利的物品却能从中获取利润的智慧。他们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只要能马上回收资本,则即使看似垃圾的废品都有可能成为巨大财富的源泉。比起只是寻找看似精美的成品,还不如重新审视、发掘旧物的潜力。基于这样的观点去重新审视商业活动,就有机会改变思维方式,创造出新的观念。

37. 只能陪你一程

春天的雨夜,好友提出告辞,我坚持送他到车站。最终,他拦住住了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反正只能陪我一程,就在门口止步吧。”我尊重他的意见。

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的中一个片段,这注定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白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时刻梦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也要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儿女一程;你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属于父母,后面几十年会被儿女、命运分割,你只能陪妻子一程;你看重朋友之间两肋插刀的友谊,然而,不是朋友离开你,就是你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应该学会珍惜。他们饥饿时,你的关爱要成为一只苹果;他们寒冷时,你的呵护要变成一件棉衣;他们快乐时,你的笑容应该最灿烂;他们伤心时,你的抚慰应该是最真挚......生活反复验证着:黑夜因为篝火的加入而变得明亮,冰雪却无法因寒风的参与而化作温暖。

因为你只能陪人一程,你也应该学会放弃。你父母只能抚养你长大,你不要期望他们是你永远的拐杖,可以支持你全部的人生;儿女只是与你血肉相连的孩子,而不是你的奴隶,你要尊重他们的人生选择;妻子向你奉献了爱情,但她的生命不是爱情的抵押品,你应该给她必要的私人空间;朋友可以温暖你,但这种温暖应该是开放的,你不能强行独占他人的友谊......

你只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只能与人共走一段路,这注定你给予别人的有限性,又怎能要求别人无限付出?

38. 人性的善良

一个旅游团坐竹排游览,突然一个浪头打来,竹排翻了,上面的十几个游客全落入了水中,其中有一对新婚的夫妻,也有抱着孩子的女人,还有银婚的老夫妇......竹排上的人 ,会游泳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那个新郎。几乎出于本能,他抓住了离自己最近的女人,女人的手里,还有始终没有放手的孩子,

再下水时,还是救了能抓到的人,等到他救到第五个人时已经精疲力尽。自己新婚的不会游泳的妻子已经漂走了,再被打捞上来时,已是人世两隔,蜜月竟成了绝境之旅。很多报纸采访他,问他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先救的是老人、孩子和离自己最近的女人?为什么没有去救自己的新婚妻子?

记者们要的答案是别人的生命重于自己妻子的生命,他的行为多么崇高伟大,但是他说,没想什么,大脑一片空白,只知道救一个是一个,她就在我手边,难道我要抛弃这一个求救的人去游到远处找自己的妻子?一切不过出于我的本能

眼泪,差点为这句话掉下来。

只是出于本能,人生的善良的本能,没有想多崇高,在人命关天的那一刹那,他能抓住一个就是一个生命,那一刻,人性闪出动人的光辉,并不是书本上那些人生理想可以教我们如何的。

39. 生命的极致

他颈椎以下的部位全部瘫痪,四肢已经变形、僵硬、泛黑。在木床上躺了23年的身体,只有头部还听使唤。但他还是庆幸自己能拥有一天又一天。

他叫林豪勋,48岁,台湾东卑南人。23年前,姐姐为了照顾中风的母亲,决定将平方改建成为有阳台的两层楼房。25岁的林豪勋从台北赶来帮忙。没想到,一脚踩空从二楼摔下,摔断了颈椎。

卧床的头两年,林豪勋几乎绝望。但姐姐告诉他:“自怨自艾只不过是在践踏自己。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有勇气开创未来。”

1990年底,朋友送他一台淘汰的286电脑。从此,林豪勋开始成为“啄木鸟”——躺在床上,咬着加长的筷子敲击键盘。尽管门牙咬得缺了半截,舌头经常磨破了皮,但他仍然顽强地在电脑上“啄”着生命的乐章。

他丛整理家谱开始,陆续为260多位亲友写出家谱。接着又编写了《卑南字典》,以16个子音、四个母音,完成了5000个族语的记录。1993年接触到电脑音乐后,便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卑南交响乐的创作。

林豪勋首先将祖先流传下来的乐章输入电脑,让卑南遗音点点滴滴地保留下来,再以曹族的旋律为基础,加入布农族的杵音、泰雅族的口簧琴。令他兴奋的是,电脑不但可以硬件和软件的“软硬兼施”地合成交响乐,还可以把键盘当钢琴琴盘,满足自己学琴的夙愿。

林豪勋说,自己一副破皮囊不知道还能用多久,但只要活着,他就会认真地过好美一天。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时,往往展现出一分从容之美。临乱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40. 爱心流向

通常,爱心是从高处往底处流。

有个人非常不幸,老父老母病故欠下万余元债,妻子到了肺癌晚期,三胞胎女儿要升学,自己因拖拉机事故截去了右肢......记者报道后,爱心滚滚而来。

有位妇女,丈夫患绝症刚刚死去,唯一的儿子又得了绝症,动手术得花好几万元......记者报道后,爱心滚滚而来。

爱心本是好事,但好事有时会变味。

那得了“爱心”的农民,家里置起了彩电、收录机,大女儿上学有了自行车,吃穿讲究起来,他将田包给别人种,自己在茶馆里泡泡享清福了。

那得了“爱心”的妇女,儿子还没来得及手术就死了,她用那些钱买了“房改”房。

要是他们的钱是炒股或者做什么生意“发”的,要是他们的钱来自一个富亲戚的遗产,他们生活上的起色不干别人的事,但是他们的钱是来自“爱心”,人们就有意见了。

本来嘛,此类“爱心“是相对富足、幸运的人们给予不幸、贫苦的人的,是从高处流到低处的。要是那“低处”竟然漫溢了起来,甚至高过了“高处”,人心就不那么平衡了,各种指责也就来了。

指责也许不无道理,但是人们忘了一点,能面对忽然多起来的金钱无动于衷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又何况是曾经经历了那么多不幸的人的普通人。

若是钱多了使他们变“坏”了,这不是“爱心”的错。但“爱心”完全可以更宽容大度些,让那当过兵的没有右手的农民,曾在三个小孩,一个病人的境况中苦撑过整整十年的那个人,也坐几天茶馆享享清福吧;让从未打扮过的花季的三胞胎姐妹穿几件鲜亮的衣裳吧;让那失去了男人又失去了儿子的绝望妇人,和别人一样买下住房,稍稍有点“家”的感觉吧。让他们的日子过好些,不是我们这些献“爱心”的人们的初衷吗?

当爱心不仅仅是钱时,当爱心不再居高临下时,爱心就不只是你流向他的,还是他流向你的

爱心,本来没有高下之分。

41.

久居城市,天天见到的就是这些钢筋水泥和化了妆的脸,心都磨出厚厚的老茧,硬得油盐不进,真是让人心烦意乱。他要躲个清净,突然想起了26年的那个遥远的草原。

他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又坐了大半天的汽车,他就要奔向那个叫做西尔根的地方

他终于见到了西尔根,和在西尔根很想见的人。他曾经在那里度过了整个青春期,那地方怎么能够像吃鱼吐刺似的轻易地剔除掉呢?许多和青春连在一起的东西和地方,不管好坏,都是难以忘掉的。西尔根,西尔根,有时我会在心里叫着它,就像叫着自己的名字一样。

因为最后几年他当了民办教师,他教过的学生先是呼喊着“巴克西依乐咧”(蒙语:老师来了)都跑了过来,却不是他想象的样子,个个已经面目皆非。都是有了孩子四十岁上下的人了,有的还居然有了孙子。能不让他感慨流年暗换?

又听见了熟悉的蒙语,又吃到了熟悉的扒羊肉,又喝到了熟悉的奶皮子,又闻到了熟悉的“乌子莫”伴炒米的香味和属于西尔根草原中的清香......酒酣耳热之际,这些学生们对他说:“老师,我们给你唱首歌吧!”他以为是常见的蒙古族喝酒时的唱歌助兴,那就唱吧,没想到他们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齐声唱的竟是26 年前自己教他们的那首歌。如果不是他们唱,他自己几乎都要忘光了,他一辈子就自编了这么一首歌。26年了,他们居然还记着?记得这么清清楚楚!不知怎么搞的,当着那么多的学生,一下子竟泪流满面。

一首陈年老歌就让自己的眼泪没出席地流出来。

其实,有时候,人心需要一点脆弱。我们太崇尚所谓的强人和牛仔硬汉,其实,时时那样坚强,像时时穿着盔甲、举着盾牌似的,会让人受不了。就像城市要是处处都变成坚强的钢筋水泥,露不出一点见泥土的地方,就不能让雨水渗进去,滋润出一片青草。如果我们还能够在行色匆忙中偶然被一首陈年老歌或被一些微小的事情所打动,说明我们还有药可治。

42.

怎么也难以相信,我跟前这个大男孩,竟然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总会计师。

每日清晨,他总是手握BUICK的方向盘,神清气爽地行进在拥挤的车流中,淡然去迎接新一天紧张而烦琐的工作。

大男孩能够打拼出今天的这番天地,自然有他的“秘诀”。

“在每一天紧张的挑战来临之前,我都为自己保留一两个小时的心灵空间。”

他的具体做法是,通常在清晨6点起床,喝一杯牛奶后,花一点时间打太极拳,再吃两片面包和一只鸡蛋,然后,回到书房读自己喜欢的书。有时候,干脆什么也不干,只是静静地坐着,在脑海里与自己的昨天和明天对话。一个人独处的清晨,还有机会欣赏到红日跃上山顶的美景。无论多么忙,这时电话总不会响起,没有任何人要求自己做任何事,也没有任何事情非在这时做不可。这是一天之中,唯一可以独自品尝的、最无纷扰的时刻。

他总是带着怡然的心情和满足的享受,奔向那烦琐的“数据堆”。他告诉我:“不论一天有多忙,要做多少事情,我知道,我已经享受过'自己的时间’了。我不会觉得受了谁的剥削,更不会生出'好象生命都不是自己的了’的怨艾。”

大男孩的“秘诀”在朋友圈子里传播开后,有人告诉我,突然间,有时间读书了,有时间打拳了,有时间静坐了,还可欣赏到日出的美丽了。

其实,快乐真的不需要什么道理,心灵的平和只需要损失一点睡眠,舍弃一点应酬,控制一点放纵而已。

43.

“你是否同意如下看法:一、我的生活总不是我期望的;二、在社会上寻求真爱越来越难。”

这是美国某杂志做的一项美国公众的两个题目。结果,高中学历的人同意以上感言的人分别是38%67%,大学学历是28%53%,而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则下降到23%39%。该杂志于是得出结论:读书的多少与对生活的满意度正相关;而要寻求真爱,那就去上学。

这个结论的直接含义是:金钱和爱情的成功与教育程度相关。

“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定要上大学吗?”有一次在治疗室,我临床的女孩很认真地问医生,这使我想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家人家养了一窝猪,其中一只瘦弱的猪因为抢不到吃的,就只好吃了很多主人的书。有一次有人来参观猪圈,发现其他的猪满嘴残食。只有一只非常干净,便夸它两句,不料这只猪竟说了人话:他们那群猪,一本书不读,简直不是猪。

这个故事是读书人自嘲的,但也表达了一个人的能力不应以读书多少来衡量。很多人都同意高学历不一定代表高能力,但高学历为什么往往有高收入?

这与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有关:雇主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要判断两个人的能力高低,得在工作中见分晓。可在工作之前双方需要约定报酬,所以老板决定给大学学历者支付高工资,前提假设是:学习需要成本的,能力高的人学得容易,所以也学的多,学历高。市场传递了这个信号,所以更多的人追求大学学历。大学学历的人多了,雇主只好给大学学历以上的人更高的工资。

劳动力市场的信号传递,使得人们要学习才能证明自己,这又称为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往往是有回报的,一如白思哲的故事;深圳的白思哲1995年本来有10万元存款,月净收入3000元,这样到2005年他的财富将增加到46万元。可那年他决定到中山大学进修,3年学费2万元,交通生活费2万元, 1998年毕业时存款只有6万元,其后他获得高收入,年净收入10万元。结果,在2002年他就达到了46万元的存款,到2005年,他将有76万元存款。

这是读书给他带来好处的简单计算,其实现在他还抱得美人归,所以中国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无怪乎,人力资本投资,是个人理财规划中的第一章职业规划的第一节。

44.

面对挫折和失败,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

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面对赞扬和鼓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

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你勇于微笑;误解和仇恨是暂时的,只要你达观待之;赞扬和鼓励是暂时的,只要你不耽于梦想;烦恼和忧愁只是暂时的,只要你不被它左右。大海茫茫,白舸争流,不拒众流方为沧海。纭纭众生,人生无常,不被艰难困苦吓倒,方显英雄本色。风雨欲来,春花凋落,凭栏眺望,阳光总在风雨后。潮涨潮落,云卷云舒,闲庭信步,高挂前进的风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前方就是成功的彼岸。

别再留恋破碎的旧梦,别再沉迷于往日的幸福光环,别再计较人生的得失,别再担忧明天的天气。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管风雨兼程,微笑着送走不愉快的阴云,不要让它们遮住你的眼睛。不要因为今天的痛苦就否定明天的幸福,不要因为微小的成功就迷失了方向,不要因为今天的风雨就否定了明天的阳光,因为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也不要因为错过了星星而哭泣,否则我们会错过月光。

既然这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为什么不一笑而过,从头再来呢?

生活中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和不如意的事情就象颜色不一的气泡,不论多么好看或难看,总有一天它会破灭。与其盯着不开心的东西,不如活动自己的手脚,舒展自己的笑脸,实实在在的为理想而追求。这时候,光环会变虚,我们的心灵却会因为不懈的追求和微笑慢慢地充实起来。人生就会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实而自信;微笑就会像一朵朵翻腾的浪花,带给我们进取的快乐。

我们不能否认鲜花和荆棘相伴,也不能否认阳光和风雨同在,更不能否认成功和失败并存!人生不如意之时常一二,明媚之日常八九。那就一笑而过轻松上路吧,能够使自己忧伤也能够使自己快乐,这就是一笑而过的力量。

45. 你真的那么重要吗

那天,被电台临时抓去做直播节目。一回家我就跟先生唠叨,因为没有时间准备,讲得没有条理,感冒有吧声音弄的沙哑,还有几个地方竟然前言不搭后语......夜里,竟因此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终于,先生发话啦;好了,别折腾了。首先这个世界是容错的,没有哪个人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天衣无缝,他们电台最大的腕也做不到。再说了,你哪有那么重要?你以为你是谁,美国总统啊!你想,每天有那么多档的节目和大家的手机电话一起在空中漂着,有多少人能从那么多的声音中听出你的沙哑声,又有多少人是在专门盯着听你有几个地方前言不搭后语,除了你自己,没有人......我用被子蒙起头偷笑起来,并想起一件有趣的往事——

那时侯,父亲在一个镇上当领导,母亲在那个镇上教小学。为迎接一个参观团,父亲出面接待,母亲带着她的学生夹道欢迎。参观团到了,父亲西装革履,满面笑容走在最前面......可人群里的母亲突然发现,父亲的腰带不知为什么没有弄好,像别了一把盒子枪,无论母亲怎么做手势、递眼神,父亲都没反应,直窘得母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回家,就冲父亲嚷嚷上了:“你怎么就那么不仔细啊,真跟你丢不起这个人!”父亲宽慰她说。不会有谁对我那点疏忽像你那样上心。不信你可以去做个调查,看看谁注意到我的“盒子枪”!

由此来关照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的事,诸如:说了不得体的话,被什么人误会,遭遇到什么尴尬......都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更不必恨不能揪住所有的人做解释,因为事情一旦过去,没有什么人还有那种耐心去理会曾经的一句烂闲话,一个小疏忽......如果我们常这样问问自己;别人的一次失误或尴尬,真的会总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让你时时惦念?你对别人的衣食住行的关心是不是超过了你自己的衣食住行?或者干脆说透彻些——你真有自己认为的那么重要吗?

最终,你会明白,你的不堪与烦恼,往往不过是杯弓蛇影的自恋和自虐而已。

46. 呵护孩子的梦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蹦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这个孩子长大后真的“蹦”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上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716

还有一个同样有意思的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的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瓶子,开始在地板上撒开了妹妹的肖像。不可避免地,他把室内各处都撒上了墨水污迹,家里变得脏乱不堪。

当他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情景惊呆了,但她也同时看到地板上的那张画像——准确的说是一片乱七八糟的墨迹。她对色彩凌乱的墨水污渍视而不见,却惊喜地说道:“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弯下腰来亲吻了她的儿子。这个男孩就是本明杰·威斯特,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画家,他常常骄傲地对人说:“是母亲的亲吻使我成了画家。”

对于一个未成年却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测他将通过何种方式、和种途径去实现未来的人生价值,获取属于他的成功。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再鼓励!只要是积极的、向上的、生动的就去鼓励,剩下的一切都交还他自己——让孩子做孩子的事,他往往能在“不可能”或“不太可能”中找到可以献身的东西,并能在造福于人类的事业中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

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某一天晚上,我在伦敦得到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训。当时我是罗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经纪,大战期间史密斯爵士曾任澳洲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派往巴勒斯坦工作。欧战胜利缔结和平后不久,他以三十天飞行半个世界的壮举震惊了全世界。澳洲政府奖他五千美圆,英王授予他爵位,有一阵子,他是联合国里被谈论最多的人——大英帝国的林白。有一天晚上我参加为推崇他而举行的宴会。宴席中,坐在我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征引的那句话出自《圣经》。他错了,我知道。我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优越感,我很多事、很讨厌地纠正他。他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

那位先生坐在右边,我的老朋友法兰克·葛孟在我左边。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于是我们两都同意向他请教。葛孟听了,在桌下踢了我一下,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 。这句话出自《圣经》。”

那晚回家的路上,我对葛孟说:“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

“是的,当然,”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保留他的颜面?他并没有问你的意见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跟他抬杠?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

拿破仑的家务总管康斯丹在《拿破伦私生活拾遗》中写道,拿破伦和约瑟芬打桌球时曾经说:“虽然我的技术不错,但我总是让她赢,这样她就非常高兴。”我们可以从拿破伦那儿颠扑不破的经验,即让我们的顾客、情人、丈夫、太太,在琐碎的争论上赢我们。

释迦牟尼说:“恨不消恨,端赖爱止。”争强激辩决不可能消除误会,只能靠技巧、协调、宽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别人的观点。永远避免和别人正面冲突。说这句话的人随已经过世了,但我得到的这个教训常存不灭。

48. 金钱观念后面的人生

对于金钱的看法,很难找得出真正的一致性。唯一可以较为接近的概念是:有钱不一定快乐;但是,没有钱要想快乐得起来,的确也有着相当的难度。而获得金钱的手段则万万不能邪恶。对于金钱的态度及获取的方法正确与否,往往会让自己的生活过的顺畅无比,或者困难重重。适度拥有,合理取得,则是平安幸福之至。

美国石油大王——保罗·盖帝在他的自传中曾经提出一个十分有趣而引起探讨的观点。

保罗·盖帝提出的想法是,若将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现金以及所有产业,全部混合在一起,平均地分给全球的每一个人,让每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一样多。经过半个小时之后,全球这些财富均等的人们,他们的经济状况就会开始有显著的改变。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已经因为无法捍卫财产而丧失了他分到的那一份;有的人因为豪赌而一文不名;有的人则会受到诈骗而迅速破产。于是财富分配又重新开始,有些人的钱会变少,有些人的钱又开始多了起来。这种情形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差别更大。经过三的月后,所谓贫富悬殊的情况,将会变得十分惊人。

保罗·盖帝特别强调:“我敢打赌,再经过一两年之后,全世界财富的分配情况,将会和均分之前没有两样,有钱的还是那些人。而贫困的人们,依然不会有所改变。他的结论是,不管说这是命运也好,是机会使然或自然法则也罢,总之,有些人的想法与观念,一定会比其他人所受到的尊敬更多,因而,他所拥有的财富也将会更多。

通过保罗·盖帝这个奇妙的设想,我们可以了解到,成功与失败,就根本上而言,是我们内在思考方式的转化,所以,存着高尚而值得尊敬的想法与观念,将是笃定成功的真正的本钱。

49. 成功:简单事 重复做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急切地等待这位伟大推销员的精彩演讲。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挂起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人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而两位工作人员则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人的面前。

主持人对观众说:“请两位身强力壮的人到台上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年轻人跑到台上。老人这时开口了:“请你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先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个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却纹丝不动。他接着用大铁锤不断砸向吊球,铁球还是不动。很快这个年轻人就气喘吁吁了。另一个年轻人也不示弱,结果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象认为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逃出一个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停顿一下,再用小锤“咚”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这样自顾自的不断敲下去。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不满。

老人却不闻不问,只管一敲一停的工作着,,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叫喊着什么。有人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上逐渐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 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铁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

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儿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开始讲话了。他的告别演讲只有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50. 50 跑(节选)

一个年近4岁的小女孩,一天突然很认真地问正在换尿布的母亲:'妈妈,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母亲以为孩子在做什么游戏,便假装很合作地说:'我想我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妈妈。’'不行,你已经是一个妈妈了。’母亲又说:'那也许我会当老师。’ '不行,你已经是老师了。’母亲困惑了,她坦白地告诉孩子:'那妈妈就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让人听起来却有石破惊天之感,她说:'妈妈,你只要回答长大后想干什么就可以了,你可以干任何你愿意干的事。’

母亲被深深的感动了,她这样写道:'我的年龄,我的职业,我的五个孩子,我的丈夫,我的本科、硕士学位,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在她那稚嫩的眼力,我可以有梦想,还有未来,还能成为宇航员、钢琴家或歌唱家,在她那稚嫩的眼力,我还在成长,还有许多梦想等待我去实现。’

看完文章后的我,与其说是被感动着,不如说是被震撼着。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她用纯真质朴的语言,向成人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为我们陈旧心灵所遮蔽的真理。那就是,即便我们垂垂老矣,只要有梦想、有热情,心灵永不枯竭,我们仍拥有无限的可能,未来依旧对我们敞开。而年轻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勇向前呢?

前段时间我和我弟弟回家看望父母,一进门,见父亲正挥毫泼墨,兴致很高,我很惊讶。父亲不拿毛笔已很多年了,问起缘由,他得意地告诉我,现在内退了,准备把舍弃多年的书法之梦再拾起来。弟弟有点不以为然,“爸爸,您都多大了,还想当书法家,那得从小练才行,别找那罪受!”父亲却急了,“怎么,就允许你们年轻人有梦想,老年人就不能再追求追求,我30岁时和你想法一致,认为年龄大了、不行了,于是就放弃了,而今想起来,如果那时坚持下来,我早已是书法家了。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倘使你努力,任何时候都不晚。所以,我要从现在起跑,从50岁开始起跑!”

50岁开始起跑,讲的多好呀。当然,如张爱玲所说,出名要趁早,我想,起跑也应趁早。但倘你已是垂暮之年,也不必灰心,起跑吧,一旦你跑起来,梦想便伴随着你,希望之光便照耀着你,直到你生命终结的那一天!